关于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传统经典“素读”.docVIP

关于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传统经典“素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传统经典“素读” 复赛活动的通知 各承办学校: 为确保2008年全县中小学生传统经典“素读”复赛活动保质保量进行,现将组织安排的有关程序和要求重新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组长:承办校校长 副组长:承办校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 工作人员:评委,由片区内各初中语文学科教研组长担任;主持人(1名)、统分员(2名)、计时员(1名)由承办校指定;县局派巡视1名。 二、活动程序 时间:7月4日——7月5日,小学一至六年级参赛学生于7月4日早7:30前到达承办学校参加复赛;初中学生于7月5日早7:30前到达承办学校参加复赛。 三、复赛方式 1、按年级组分四个时段(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7月4日完成复赛,七八九年级7月5日完成复赛)依次集中进行比赛; 2、各片区各年级组均选出3名学生参加县上的决赛,并将复赛的秩序册上报县教科所。 3、复赛评选1——2名优秀组织奖。 四、几点要求 1、各承办校必须高度重视这项活动,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复赛组织机构,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尽职尽责。会场悬挂横幅,营造氛围,准备好音响设备,并组织学生听看。 2、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活动程序和评分标准,认真组织好复赛全过程。主持人须有主持词;评委对学生背诵的诗文内容和字数要预先掌握和熟悉,量分力求客观、公正、准确; 3、领导小组要开好片内参赛带队教师会议,强调既组织学生参加好复赛,又要确保学生安全万无一失。 4、复赛结束,承办校注意保存音像资料,整理相关文字材料,并形成书面总结,交由县局巡视带回。 附件: 1、2008年全县中小学生经典“素读”.复赛内容及评分标准。 2、评分表 3、各年级段必背篇目分组表 二00八年六月三十日 附件1 2008年全县中小学生经典“素读”复赛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复赛内容 1、临场抽签确定诵读顺序及内容。 2、诵读分必背篇目和自由背诵篇目两部分,先必背篇目,后自由篇目。其中必背篇目按相应年级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材中抽签确定(必背篇目由评委编成题组,每组诗文兼备),分值占30%;自由背诵篇目不限,但必须诗、文兼有,以背诵时间到为止,分值占70%。 3、参赛选手提前须将自由背诵篇目用笔抄写在方格稿纸上,上场前交给评委,以便计算字数。 二、评分标准 1、比赛采用100分制,其中: ①内容完整(50分): 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减字词,无漏读、错读文句。错读、漏读每两字扣除1分,漏读诗文一句扣除2分。②用普通话(30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语速匀称,不重复词句,无口头禅。③有一定感染力(10分):背诵声调抑扬顿挫,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自由篇目选材好,限中国传统经典。④仪表得体(10分):表情自然,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达不到②③④条要求者,酌情扣分。 2、背诵内容要达到600字,字数不够者可酌情扣分。 3、诵读时间共计5分钟,不够5分钟要扣分。短 0—30秒扣1分、30秒—60秒扣2分、60秒—90秒扣3分、90秒以上扣5分。 4、背读时如中途打结,评委可给予两次提示:首次提示扣除1分,再次提示扣除2分。 附件2 经典诵读复赛评分表 序号 学校 年级 姓名 得分 名次 必背 自由背 合计                                                                                                                                                                                                                                                             附件3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一、二年级篇目分组) 序号 篇目1 篇目2 篇目3 1 三字经(人之初-贵以专) 过香积寺 百家姓(赵钱孙李-金魏陶姜) 2 三子经(昔孟母-老何为) 秋夜寄邱员外 百家姓(戚谢邹喻-酆鲍史唐) 3 三字经(玉不琢-宜先知) 鹿柴 百家姓(费廉岑薛-顾孟平黄) 4 三字经(首孝悌-日月星) 江上渔者 百家姓(和穆萧尹-项祝董梁) 5 三字经(曰春夏-本乎数) 池上 百家姓(杜阮蓝闵-昝管卢莫) 6 三字经(十干者-在东北) 竹里馆 百家姓(经房裘缪-甄曲家封) 7 三字经(曰江河-不容紊) 渡汉江 百家姓(芮羿储靳-甘钭厉戎) 8 三字经(地能生-人能饲) 送别 百家姓(祖武符刘-胥能苍双) 9 三字经(曰喜怒-鼻所嗅) 寻隐者不遇 百家姓(闻莘党翟-柴瞿阎充) 10 三字经(高曾祖-勿违背) 登乐游原 百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