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静脉注射、体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参考课件.ppt

静脉输液、静脉注射、体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静脉注射、体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 静脉输液法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发冷、寒战和发热 ;并伴有头痛、 恶心、呕吐、心悸、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 危及生命。 原因: 1、与输入药液质量有关。 2、输液器具、配药操作、环境空气受污染。 3、自身免疫。 * * 预防及处理 1、检查药液质量及使用合格的输液器具。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4、严重反应者更换药液及输液器,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必要时送检。 * * 二)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1、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咳嗽。 2、咳泡沫痰或粉红泡沫样痰。 3、肺部大量湿性啰音。 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心脏负荷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者。 * * 预防及处理 1、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者。 2、出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3、高流量给氧,用酒精湿化后吸入。 4、必要时四肢轮扎,遵医嘱给药。 * * 三)静脉炎 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致静脉回流不畅,甚至阻塞 原因: 1、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输入药液过酸或过碱而发生静脉炎。 3、高渗液体,使静脉收缩、变硬,引起无菌性静脉炎。 4、长时间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穿刺、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均可以因机械性刺激和损伤而发生静脉炎。 5、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的影响: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使血管的弹性变差,脆性变大,而引起静脉炎。 * * 预防及处理 1.浓度高、刺激性较强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有计划更换输注部位。 4.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局部用40%硫酸镁湿敷或根据不同药液收性质处理。 * * 四)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发生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血压下降,随即呼吸困难,严重紫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脏有杂音。 原因: 由于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严密、在加压输液时护士未在旁守护,液体输完后未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情况下空气进入静脉,形成空气栓塞,空气栓子随血流进人右心房,在进入右心室造成空气栓塞。 * * 预防及处理 1、输前注意检查输液器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穿刺前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 2、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成后及时拔针。如需加压输液,应有专人守护。 3、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堵塞,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4、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 * 五)药液外渗性损伤 临床表现:注射部位出现局部肿胀、疼痛、苍白、缺氧,皮肤温度低,甚至组织坏死。 原因: 1、药物因素: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人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2、物理因素:液体输入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及收缩状态是否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 3、血管因素: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收缩状态、营养状态。 * * 预防及处理 1、认真选择有弹性的血管正确穿刺。根据药液性质选择合适的头皮针,妥善固定针头,避免在关节活动处进针。 2、注射时加强观察、巡视。尽早发现以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的发生。 3、推注药液不宜过快,一旦发现推药阻力增加,应检查穿刺局部有无肿胀,如发生药液外渗,应终止注射,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 4、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①化疗药物或对局部有刺激的药物,应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加强热敷、理疗,防止局部皮下组织坏死或者是静脉炎的发生。②血管收缩药外渗,更换输液部位,同时给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缺氧,增加组织营养,而促进其恢复。③高渗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输液,若局部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对已产生的局部缺血,不能使用热敷,因局部热敷温度增高,代谢加速,耗氧增加,加速死亡。④抗肿瘤药物外渗者,应尽早抬高患肢,局部冰敷,使血管收缩并减少药物的吸收,减轻疼痛,同时用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 5、如上述处理无效,组织已发生坏死,则应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