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物理密度测量初探》.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物理密度测量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初探》教学设计 应城市杨河初级中学 汪 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3)学会用量筒或溢水杯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 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 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 实验步骤的设计、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 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 处理的体验, 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 、 严谨的科学态度 (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 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 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 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 (1)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2)应用等效替换法间接寻找相关物理量达到解决问题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100ML量筒、200 g托盘天平100ML烧杯、牛奶、 细 线 、 记号笔、抹布等 。 四、教学方法 分析启发、观察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在前面学习了密度,知道了密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P =m/v,大家也学习了如何用天平测质量 m和用量筒测体积v , 所以今天想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液体及形状不 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如果有时间也很想和同学们共同交流一下假 如没有量筒那我们又该如何去测量物质的密度呢? 二)知识再现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1 、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 2 、实验原理: p= m/v 3 、实验方法: (1) 利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测出物 体的体积,即可算出物体的密度 (2) 当实验缺少量筒时,可利用排水法即等效替 换法测出物体的体积。 三)温馨提示 (1)测量固体密度时, 应先测固体的质量, 再用排水法测 其体 积,否则会因为固体沾水而导致测得质量变大。 (2)规则固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3)由于杯壁极易附着液体而倒不尽,为了减小误差,测液体密 度应采用“剩余法” ,即通过测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方 法来计算其密度的。 (4)对于密度的测量,同学们要紧紧抓住密度的定义式: p= m/v去直接或间接寻找质量 m和体积v两个物理 量; 如对于体积 v 可直接测量或间接运用排水法、等 效替换法等获得,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四)互动探究 习题 (1) :有一架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 量筒、一瓶牛奶、适量的水,记号笔等请你利用桌面上所提供的 器材测出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及计算牛奶密度 的表达式。 习题 (2) :暑假小明和父母到桂林旅游, 从景点处拾到一小块石子、 外观很像玉石。现给你托盘天平 (含砝码 ) ,一小块材料样品,量 筒、溢水杯、烧杯、水、细线、抹布,请你利用桌面上所提供的 器材,测出它的密度,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及计算玉石密度 的表达式 1 小组分工及探讨 请每个小组中的 1 号组员从所提供的测量器材中选出你们所需 的器材进行实验; 2 号组员负责书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及表达 式); 3 号组员准备代表你这个集体阐述你们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2学生汇报 (1)各小组的代表上讲台叙述设计思路、步骤及表达式;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使实验设计更趋合 理。 (五)课后思考 【思考】假如在上述密度的测量中缺少天平我们能否测量其密 度呢? (六)、小结(略) 教学反思: 1,应该有所取舍:每一节课题,让我们物理老师来说,可 以拓展出很多知识内容题目出来,但这个课题的知识目标挖掘 得那么充分,要一一实现只有灌输,我们还哪有机会达成三维 目标?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教学有时是 该有取舍的,什么都想抓住到后来什么也抓不住。 2、基于学生的教学还是基于知识的教学?我们提倡把学生 当作有血肉个性的个体,不是知识的容器。可是在交流中我感 到,备课时很多人心里装的都是知识,唯独没有学生。如果老 师每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起点出发来 促进学生成长,一定比把什么知识都讲精细强。如何把知识准 确而通俗地教给学生,每节课学生能学习到多少?他们有多大 的成长空间。这是我们备课时特别要注意的事情。不要怕在形 式上完不成教学任务,一定要让每节课学生有实在的收获。这 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什么都按部就班地讲了,学生没有 学到东西,表面上完成了任务,实际还是等于零,不如学一点 是一点,这样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anxi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