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简称新生儿冷伤 ,也称新生儿硬肿症(neonatal scleredema),是指新生儿期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 【发病率】 北京统计,仅次于肺炎,占新生儿住院人数第二位。 广州六所医院统计新生儿住院4110例,新生儿硬肿症280例,占6.8%,第6位。 * 【预后】 死亡率:25%~75%,国内既往平均37.7%~44.9%。 北京:40%~50% 广州:47.1% 国外:20%~50% * 预后:取决于病因及复温与胎龄、月龄、季节、环境、硬肿程度及合并症。 体温30°C 体重2500g 心率100次/分 硬肿面积50% 严重感染,肺出血 出现以上情况提示预后差。 死亡原因:肺出血,循环衰竭,呼吸衰竭。 * 【病因】 本病与寒冷、早产缺氧及感染有关。 内因 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分布较多,易于散热。 2.皮下脂肪少,缺少使饱和脂肪酸变为不饱和脂肪酸的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熔点高,受寒易凝固。 3.棕色脂肪代谢产热,但此脂肪储存不足,产热少。 * 外因 1.寒冷  2.早产  3.缺氧  4.感染 * 【发病机制】(见图) *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冬天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多于生后一周内发病。 病史:寒冷季节,早产,窒息,产伤,感染,热供不足。 * 症状:典型:反应差,不吃,不哭,体温不升,硬肿。 1.硬肿:皮肤发硬,水肿,冷,暗红。 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2.低体温:经常35°C 重症30°C 3.多器官功能受损:心音低钝,心率慢,微循环障碍 严重:休克,DIC,肾炎,肺出血 可合并肺炎,败血症等感染 * 【辅助检查】 血常规、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DIC等,必要时查ECG及X线胸片等。 * 【诊断】 病史:寒冷季节,早产,窒息,产伤,感染,热供不足。 症状:硬肿,低体温。 * 硬肿症病情分度(按全国新生儿会议制定标准) 程度  硬肿范围  腋-肛温差  器官功能改变 轻  20% 正值  无或轻度功能低下 中   ~50% 0或正值   功能损害明显 重 50% 负值   功能损害、DIC、肺出血 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双下肢26%,臀部8%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分度 程度 硬肿范围  腋-肛温差  器官功能改变 轻   50% 30-35°C  无或轻度功能下 重 50% 30°C  功能损害 *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新生儿皮下坏疽 * 【治疗】 一、复温(rewarming)     T30°C: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30~34°C→6~12h T30°C: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箱温高于体温1~2°C ―→每小时↑1°C 温箱―→12~24h恢复正常体温 *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