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0 课 诗五首
章、节 第六单元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教学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 诗歌。
目标 3、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重点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难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
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
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之流。当然也有少数
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
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 (陶渊
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
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
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
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
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
有一次他终于说: “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结
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
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
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
讨论诗歌层次。
明确:本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 1—4 句,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第二层: 5—10 句,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诗歌。
1、研习第一层:
提问: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怎么理解?
明确: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
写的是 “身居闹市,一尘不染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 “心远 ”,
“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
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 “心远 ”的
正确。 (适时板书)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教师复备
教师复备
第 1 页 共 3 页
教学过程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怎么理解? “采菊 ”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
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 “采菊 ”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采菊,实
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 “悠然见南山 ”中的 “见”可否改为 “望”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 “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
就缺乏“悠然” 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 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 A、诗 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 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 “鸟倦飞而知还 ”,这句正好应和 “飞鸟相与还 ”。“相与 ”指“成群 ”,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 “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 “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 “归去来兮, 田园荒芜胡不归 ”?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 —— 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 “归真返朴 ”。而这个 “理 ”,正好为两句的 “悠然 ”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 达。 “忘言 ”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 ”,这里强调一个 “真 ”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适时板书)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 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周周练试题鲁教版.docx
-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x
-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x
- 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x
- 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山东省枣庄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x
-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达清测试试题(三区,无答案)沪教版.docx
-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x
-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五次达清测试试题(三区,无答案)沪教版.docx
- 山东省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2015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鲁教版.docx
最近下载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