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应用.ppt

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2.有研究显示对动脉壁损伤程度越大,负性血管重构越严重。 5.DEB较DES在理论上不会导致内皮化延迟及不完整,故可减少双抗的持续使用时间。 * PEPCAD Ⅴ:是第一项针对DEB治疗冠脉分叉病变人体观察性研究 * DEBIUT:共纳入117例患者,首先以普通球囊对主支及边支预扩张,之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主支边支接受DEB处理后,主支置入BMS;B:主支植入BMS;C:主支植入DES。(三组患者最终均接受球囊对吻) * 近端MB:P(DEBvs.DES)=0.87,远端MB:P(DEBvs.DES)=0.67;SB:P(DEBvs.DES)=0.92;MACE:P(DEBvs.DES)=0.92。 * 共纳入108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DEB组,普通球囊预扩张后,主支边支分别接受DEB处理后于主支以provisional stenting 技术植入BMS;B组患者普通球囊预扩张后于主支植入DES。根据术者需要决定是否行球囊对吻扩张。 * 主支:P=0.15;边支:P=0.983;MACE:P=0.105;TLR:P=0.045. * 共纳入10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DEB,普通球囊预扩张后,边支接受DEB处理,主支植入DES;B组患者普通球囊预扩张后于主支植入DES。根据术者需要决定是否行球囊对吻扩张。球囊对吻后扩张两组均接受。术后即刻IVUS。随访12个月冠脉造影及IVUS。 * 主支:P=0.39;边支:P=0.01;MACE:P=0.11;TLR:P=0.16 * DEB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 * DEB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 * 有研究显示:经DEB处理后的病变再狭窄主要发生在术后2-3个月后。 * 药物洗脱球囊无法取代支架,而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出现,及两者联合使用,将有可能为攻克分叉病变这一挑战带来新的希望。 *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应用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占介入治疗的15%-20% 分叉病变治疗现状: 1.介入操作复杂 2.手术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挑战 1. 介入器械的发展: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的出现明显降低了分叉病变中主支再狭窄率,但对边支血管再狭窄率改善不理想。 DES自身局限:1.内皮化延迟和不完整 2.多聚物载体可引起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 2.介入手术方式的创新: T支架术、V支架术、Crush、Culotte等,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复杂的技术未能带来真正的获益。目前观点认为对于大多数分叉病变更倾向于选择 必要时边支支架技术。 keep it simple, swift and safe(KISSS principle) ——European Bifurcation Club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挑战 新理念:既可局部释放抗增殖药物,且无需植入支架以提供持久药物释放平台。 突破传统:传统观点认为,血管局部药物作用的维持是发挥药物抗增殖作用的基础,而Axel等的研究发现短期暴露于抗增殖药物中便可达到抗增殖作用的效果。 药物:紫杉醇:脂溶性物质,能快速被细胞摄取并不可逆的同微管结合,通过稳定聚合微管并增强微管组装而改变细胞结构,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发挥抗增殖作用。 药物洗脱球囊(DEB)的诞生 ⑴表面积大,携带药物量多,均匀快速释放药物 ⑵手术过程对动脉壁损伤小 ⑶无需聚合物涂层,不会产生由其导致的炎症反应和晚期血栓形成 ⑷无需置入异体物件 ⑸理论上可减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 药物洗脱球囊的特点 ⑴可保留原有解剖结构,分叉血管不会因为植入支架而发生形态学改变; ⑵对直径较小的边支血管或者支架内再狭窄,单纯球囊扩张效果不甚理想,而植入DES将造成多层支架叠加,此时DEB将更合适; ⑶DEB的通过性良好,更易通过迂曲的动脉,更易进入边支,使操作变得简单。 治疗分叉病变的理论优势 PEPCAD Ⅴ: 共28例分叉病变患者,先以DEB分别扩张主支和边支,再于主支植入裸金属支架。 9个月时冠脉造影随访取得同DES相似的结果: 晚期管腔丢失LLL:主支为:0.38±0.46mm 边支为:0.21±0.48mm 随访过程中共出现3例再狭窄,其中1例接受靶病变血运重建,2例出现晚期支架内血栓形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