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传染源 急性患者隔离期:甲、戊肝病后3周,乙肝HBsAg阴转,丙肝HCV RNA阴转 慢性患者/病毒携带者(乙、丙型):加强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重点搞好卫生措施 乙、丙、丁型:重点防止血液/体液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被动免疫:甲肝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乙肝HBIG (高滴度抗-HBV IgG)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 强调剂量10μg和24h内首针注射乙肝疫苗 提倡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注射HBI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疫苗,可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 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可接种60μg乙肝疫苗。 意外暴露后预防 立即检测HBsAg 、HBsAb、ALT等,并在3到6个月内复查。 已接种,且HBsAb10mIU/ml者,不处理。 未接种或者已接种但HBsAb小于10mIU/ml,或HBsAb水平不详,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于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ug);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和第三针乙肝疫苗。 思考题 HBV 4个主要编码区及其编码的蛋白质有哪些? 各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急黄肝和重型肝炎的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各型肝衰竭的鉴别 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谢 谢! HBV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包膜,穿入肝细胞质内,然后脱去衣壳,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进入肝细胞核内,在宿主酶的作用下,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在宿主RNA聚合酶II的作用下,转录成几种不同长短的mRNA,其中3.5kb的mRNA含有HBV DNA序列上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前基因组RNA。后者进入肝细胞质作为模板,在HBV 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负链DNA;再以负链DNA为模板,在HBV 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DNA,形成子代的部分双链环状DNA,它与在内质网内生成的含有s抗原的囊膜成分最后装配成完整的HBV,释放至肝细胞外。胞质中的子代部分双链环状DNA也可进入肝细胞核内,再形成cccDNA并继续复制。 临床诊断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肝衰竭) 淤胆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病原学诊断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溶血性、梗阻性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其他病毒所致的肝炎 感染中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 洒精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脂肪肝及妊娠急性脂肪肝 肝豆状核变性 预 后 急性肝炎 多在3个月内临床康复 甲型肝炎病死率0.01% 急性乙型肝炎60%-90%康复,10%-4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急性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急性丁型肝炎重叠HBV感染70%转为慢性 戊型肝炎病死率1%-5%,妊娠晚期病死率10%-40% 慢性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预后良好 重度慢性肝炎预后较差,80% 5年内发展至肝硬化,部分转为肝细胞癌 中度慢性肝炎预后居于轻度和重度间 慢性丙型肝炎预后稍好 肝衰竭 病死率50%-70% 年龄较小,治疗及时,无并发症患者病死率低 急性患者存活者远期预后较好,多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亚急性患者存活者远期多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慢性患者病死率达80% 淤胆型肝炎 急性者预后良好 慢性者预后差,容易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 肝炎肝硬化 静止性代偿期生存期较长 活动性失代偿期预后不良 治 疗 治疗原则 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 避免饮酒、过劳和应用损肝药物。 急性肝炎 1、急性期隔离 2、早期卧床休息 3、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补充多种维生 素,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 4、对症支持治疗 5、除急性丙型肝炎外,一般不采用抗病 毒治疗 慢性肝炎 一般治疗 1、合理的休息 和饮食 2、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 2、免疫调节 3、抗肝纤维化 4、抗病毒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只要有适应证,且条 件允许,就应进行规 范的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 目的: 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 改善肝功能; 减轻肝组织病变;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HCC 的发生。 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HBV DNA≥105 拷贝/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