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 小茴香 小茴香的鉴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茴香的鉴定 中药鉴定技术 主要内容与学习目标 1.小茴香的来源鉴定; 2.小茴香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 1.掌握小茴香的来源及性状、显微鉴别特征; 2.能运用性状鉴定技术识别小茴香及其伪品。 一、来源鉴别 蔷薇科·梅·近成熟果实---四川、浙江 乌黑或棕黑 果核表面有凹点 种子扁卵形 味极酸 二、性状鉴别 三、主要成分 苦杏仁苷 多种有机酸 李果实 山杏果实 四、混用品 一、来源鉴别 伞形科植物 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 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 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近等长。 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二、性状鉴别 三、显微鉴别 分果横切面详图 外果皮 网纹细胞 木质部 韧皮部 内果皮 种皮 内胚乳 油管 糊粉粒 三、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含挥发油、槲皮素、7-羟基香豆素、齐墩果酸等。 四、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 1.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茴香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2.5)为展开剂,展至8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2.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10.0%。 3. 含量测定 (1)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ml/g)。 四、理化鉴别 五、附注 部分地区有将同科植物莳萝Anethum graveolens L.及葛缕子Carum carvi L.的果实误作小茴香药用。 前者果实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mm,直径2~3mm,厚约1mm;背棱稍突起,侧棱延展成翅。 后者又称“野茴香”,果实细圆柱形,微弯曲,长3~4mm,直径约1mm;表面黄绿色或灰棕色,顶端残留柱基,基部有细果柄,分果长椭圆形,背面纵棱5条,棱线色浅。 思考题 区别小茴香及其伪品。 * 任务,目标 * 任务,目标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