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孵化器的十句大实话.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区孵化器的十句大实话 创业并不美好,九死一生是常态。 作为创业者的「襁褓」,孵化器与创业者是唇齿关系。前几年创业形式好,孵化器的发展就好;这两年创业回归理性,孵化器也陷入低迷。 今天,笔者)不谈理想、不讲官话,只说关于孵化器的十句真话。 正文: ▼ 一、孵化器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 1987年,第一家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在武汉成立,30余年间,我国孵化器的发展大体走过四个阶段。 1、导入期:1987-2000年,孵化器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发展,其中又以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发达;在这一阶段,孵化器基本由政府推动,营运费用也由财政支付,创业者多出自高校系统; 2、成长期:2001年-2013年,企业孵化器占据主角,孵化器的类型由单一的商务型转向多元化、专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企业孵化」功能; 3、爆发期:2014-2017年,业内公认的孵化器「黄金三年」,总理一句话点燃了全国民众的创业热情,孵化器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那个几页PPT就能融资的「非典型」年代,几乎每个孵化器都拿到了政府补贴,赚得盆满钵满。 4、衰退期:2018年—今,2018年是创业狂欢结束的一年,三年「大跃进」式的创业隐患渐显,投资人和创业者在失败中领略了创业九死一生的残酷,孵化器受其累及,低迷至今。 引用《巴黎圣母院》中的一句话,「极端的痛苦,像极端的欢乐一样不能经久,因为它过于猛烈」,极端的欢乐已经过去,极端的痛苦一样会过去,当然,这个过程很难。 ▼ 二、孵化器想赚钱,必须靠租金 很多创业者、包括一些孵化器从业者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孵化器就不能收租金,或者少收租金。 做孵化器是个苦差事。一眼望见的几种盈利模式,1、租金;2、政府补贴;3、项目推荐;4、股权投资;5、增值服务。 政府补贴,纸面上的钱不少,但最终顺利入袋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尤其是涉及到市里 / 区里出钱,更是困难;而且,从申报到拿到钱,这个周期十分漫长,一般要以年为单位计算,有些孵化器已经倒闭,政府的流程还没有走完。 项目推荐,孵化器里的项目体量普遍不大,就算推荐成功,几百方的房子,一个月的租金也是杯水车薪,况且老板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推荐成功的几率非常之低; 而「靠服务赚钱」和「靠投资赚钱」,可以并称为孵化器的两大谎言。 股权投资,入驻孵化器的,都是极为早期的企业,一般人很难准确发现其投资价值,盲投中奖的概率,基本和买彩票差不多;投资成功的,你还要考虑如何退出变现;至于那些肉眼可见的优质项目,根本轮不到你投。 靠服务赚钱,不多说,保守点,99%的孵化器都没这个能力。 所以,你不靠租金赚钱,还能靠什么? ▼ 三、创业者需求重要性排序:租金>地段>品质>氛围>服务 租金>地段>品质>氛围>服务,是笔者)调研50位创业者得到的反馈。 调研中,最多的创业者表示:创业初期,最缺的就是钱,在没有拿到融资前,只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房租又是开销的大头,一些创业者为了节省成本,不惜在地下室、车库、储藏室办公,只为节省一点租金。 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第二个考虑因素就是地段。优质的地段,意味着更多的人才(招聘机会)、更优质的圈层、更多的商务机会。 第三点是空间品质(环境),考虑因素包括户型是否方正、公共区域是否整洁、空间私密性是否到位,停车方不方便,有无公共的会议室、会客室等。 第四是创业氛围,能有与业内人士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排名最末的是服务,绝大多数创业者均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孵化器能给到的服务,大多都是噱头,无法给创业者带来实质性帮助,只有高性价比的办公空间,才是孵化器对创业者最大的诚意。 ▼ 四、孵化器「重资产」最滋润,「二房东」其次,「轻资产」利润最薄 当下,土地成本高企、政策尚不明朗,传统房企和园区开发商向「轻资产」转型已是主要趋势。 但在孵化器行业,只有资产足够「重」才能玩得转。 所谓「重资产」,就是自己的房子,自己做,这是最理想的商业模式,自己保证不亏,各项事宜操作起来也比较有弹性; 「二房东」模式,即低价拿场地,包装之后二次租赁,这个模式能否玩转,要看条件谈得如何,如果精装免租,外加给一些运营费,那就比较好做;如果租金本就不比市场价低多少,还要自己装修,对入驻企业还有一堆限制条件,那八成是要亏损。 「轻资产」就是纯运营管理,政府支付一定管理费用,你来完成任务,这种是最苦的,干的活多不说,许多事情自己还没有决策权,一年到头,拿不到几个钱。 ▼ 五、孵化器的成本,比你想象中高 一个孵化器几千方,咋一看很好管,但真正运营起来,你会发现人手不够、入不敷出。 孵化器的空间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招商、营销、活动、物管、投资、服务、财务缺一不可,细算下来,团队配置差不多等同于一个10万方的大园区;另外,你还要花一笔不菲的装修费用和办公家具采购费用;还有一些孵化器是商场、厂房二次改造,公摊面积很

文档评论(0)

wss1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