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词作鉴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念奴娇 ;登多景楼》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作品。描写亲登金陵多景楼眺望山川之时,慨叹此处形势正宜出兵北伐、一举收复河山,非 仅作为防御胡人南侵的天然屏障而已,可惜古今却无人能识。 全词议论精辟,笔力挺拔,大有雄视一世的英雄气概。 【原文】 念奴娇 1;登多景楼 2 危楼 3 还望 4,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 5 、 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6? 因笑王谢 7 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 8 腥膻 9 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10 。小儿破贼 11 ,势成宁问强对 12 !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 “酹江月”等。 1 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面长江,为登临 圣地。 危楼:高楼。 还望:环顾。“还”通“环”。 浑认作:竟当作。 私记:私利。 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 河洛:黄河、洛河。泛指中原。 腥膻( xīng sh ān ):外敌入侵,这里代指金人。 中流誓:《晋书 ;祖逖传》 载,祖逖北伐渡江时,“中流击楫而 誓曰: lsquo;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rsquo; 辞色 壮烈,众皆慨叹。” 小儿破贼: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捷报传来,谢安置 书一旁,了无喜色。客问之,安徐答对奕者曰: “小儿辈遂已破贼。 ” 小儿辈指安弟石、侄玄。事见《晋书 ;谢安传》及《世说新语 ;稚量》。 强对:《全宋词》作“ 疆场”,不如“ 强对” 为好。此指强 敌。《三国志 ;陆逊传》:“ 逊按剑曰: lsquo; 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疆对也。 rsquo; ” 疆,通”强“。 【白话译文】 登楼极目四望, 不觉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 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呢?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 简直是鬼斧神 2 工,非人力所能致。然而这样险要的江山却不被当作进取的凭藉,而是都看成了天设的南疆北界。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这样的地理形势,正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六朝的旧事,原来全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打算! 于是笑王谢等人,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 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 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 广大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象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南方并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猛将,完全应该象往日的谢安一样,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一旦有利之形势已成,便当长驱千里,扫清河洛,收复国土,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 1188 年)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论今之作。词的内容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正是与此行考察形势的目的息息相通的。 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 3 江左,谴责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 下片抨击空论清谈。 词人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当像东晋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楫,义无反顾。 开头两句,凌空而起。撇开登临感怀之作先写望中景物的俗套,大笔挥洒,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登楼环顾,不禁百感交集,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古往今来没有几人能够理解。因为所感不止一端,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以下抒写词人认为“今古几人曾会”的登临意。“今古”一语,暗示了此词是借古论今。接下来两句,从江 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抨击。 “鬼设神施”,是形容镇江一带的山川形势极其险要,也是对“天限南疆北界”这种苟安论调的否定。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将长江作为拒守金人南犯的天险,词人所抨击的,正是这种藉天险以求苟安的主张。“浑认作”三字,亦讽亦慨,笔端带有强烈感情。 “一水”三句,指出京口地形险要,是争雄的好据点,对南宋有利,应当北上争雄。其中“做出”一语,表达了词人目击山川形势时兴会淋漓的感受。在词人眼中,山川仿佛有了灵气和生命,活动起来了。词人认为,山川形 势足以北向争雄,问题在于统治者缺乏争雄的远大抱负与勇气。 因此,下面紧接着就借批判六朝统治者, 来揭示现实中当权者苟安论调的思想实质:“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借古讽今,六朝凭险而偏安,为保住少数人私利,无心北伐 。而今南宋朝廷颓靡不振,紧步六朝后尘。词人对统治者划江自守的苟安政策的揭露批判,词锋犀利,入木三分。 下阙“因笑”二字,承上片结尾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 顺势而下, 4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