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读胡适《四十自述》有感.pdf

心得体会: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读胡适《四十自述》有感.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得体会: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读胡适《四十自述》有感 去台湾后,有一次,一位记者要采访胡适,胡适就问他:“你读过我的《四 十自述》吗?”那位记者坦诚回答:“没有读过。”于是,胡适就说:“没有读 过我的《四十自述》,又怎么能采访我呢?” 胡适待客,很喜欢以书赠人, 而最喜欢赠给别人的书, 就是他的 《四十自述》。 于此可见,《四十自述》一书在胡适自己心中的地位。确然如此,了解胡适,了 解那一段时间的文学史,不能不读胡适的《四十自述》。正如胡适在该书的“自 序”中所言,他的《四十自述》,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总共有七章,前六章写于 1933 年以前,曾在《新月》杂志发 表, 1933 年由“亚东图书馆”印成单行本,题为《四十自述》;最后一章《逼上 梁山》,是于 1933 年 12 月 3 日补写,最初发表在《东方杂志》上。读《胡适自 述》,我们能了解,胡适成长过程中的那些事、那些人,对他人生观形成的影响; 胡适是如何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如何走上“文学革命”的道路的。 胡适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是私塾教育,因此,他也像那个时代的儿童一样, 启蒙教育是“经书”。但胡适认为,后来对他影响最大的,却是“小说”(这里 的“小说”,包括弹词、传奇、以及笔记小说等),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 《儒林外史》等。他认为,小说给他带来了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为他开辟了一个 “新天地”;二是帮助他把文字弄通顺了;三是在不知不觉中得了不少白话散文 的训练,直接影响了他后来对“白话文”的倡导。 胡适三岁丧父,亲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的母亲。 他说:“我的恩 师,就是我的慈母。”小时候的胡适,母亲对他的管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早起、反思,劝学。每天黎明即起,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坐在床上反思,然后才 是进行教育,劝勉他努力读书。这一切成为胡适后来良好生活习惯的组成部分。 早年守寡的母亲,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隐忍、宽容”,这一点对胡适的性 格乃至于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 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 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其实更深程度上, 母亲的 “隐忍、宽容”也直接影响了胡适一生所追求的 “宽 容与自由”的思想理念。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胡适亦是如 此。在胡适的思想观念中,第一建立起来的,就是他的“无神论”思想。这一思 想观念的形成具有偶然性, 具有顿悟性。 最初,胡适读到司马光家训中的话: “形 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进而,又接触到范缜的《神灭 论》,于是他豁然开朗,“从此以后,我不知不觉地成了一个无鬼无神的人。” 这个时候的胡适,才只有十二岁。后来胡适去上海求学,先后就读过梅溪学堂、 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而尤以在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时期的思想 变化最大。期间,他受过《天演论》的影响,受过梁启超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 中国新公学期间,多次在《竞业旬刊》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对世 事的看法,“有一些思想,后来成为我重要的出发点”。 美国留学期间,胡适多次跟梅光迪、任鸿隽等人通信。最初是讨论“文字” 问题,由“文字”进而谈到“文学”;在讨论和争鸣中, 1915 年夏天,胡适提出 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口号下的实质内容,就是“白话文”写作。胡适对此阐 释道:“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和思 想。工具僵化了,必须另换新的、活得,这就是‘文学革命’”。而“白话”, 就是一种文学“新工具”。 1916 年,在胡适与朱经农的通信中,提出了“新文学八事”,并在这年 10 月写信给陈独秀,转达陈述“新文学八事”。至此,新文学理念基本形成。后来,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新文学革命”运动的掀起。

文档评论(0)

wyl1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