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周涛散文艺术和人格魅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周涛散文艺术和人格魅力 TOC \o 1-3 \h \z \u 解读周涛散文艺术和人格魅力 1 [摘要] 1 [关健词] 1 1 以诗为文 1 2 追求散文的文学性 3 3 散文的审美现代性 4 3.1独立思想独特体验意识的价值表达 4 3.2 本真体验与感性生存的独特表达 4 4 散文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5 4.1通过散文表现自我 5 4.2做西部自然的歌者 6 小结 6 参考文献 6 [摘要] 在中国散文界,周涛是个独特的存在。本文从周涛的散文的本质方面,分析周涛散文的创作艺术以及其散文中体现的诗性美,体会周涛的艺术人生和人格魅力。周涛的文化散文鲜明地体现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互释与互补,他把游牧文化作为对抗传统文化的策略,浸润了丰富的审美现代性,他的散文因而弥漫着诗的意味。本文试图从被周涛的一些散文人手,来分析周涛散文的艺术风格和他的内心思想的表现。 [关健词] 散文;审美现代性;创作艺术;诗性 引言: 在新时期灿若星河的散文界,周涛便以其卓尔不群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成为当代散文界的翘楚。周涛的散文有强大的穿透力,从他的文字中辐射出一种流贯的、虎虎生威的精神,这种精神像一股电流,直抵人的灵魂深处,充实着空虚者的精神的城堡,填补着心灵阴暗者的生命能量,也矫正着异化者被扭曲的灵魂。在中国文坛,周涛以一束强大的精神之光横扫一切,洞彻一切,昭示一切。周涛是从西部展翅,翱翔于中国的一只雄鹰,他把理性之山与感性之水交相融会,把气贯山河的厚重与宏阔无碍的灵动熔于一炉,铸成了他的散文蔚为大观的高峰。 周涛是在中国当代散文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以真诚质朴的语 言,豪放不羁的气势,充满创新精神与情感震撼的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以诗为文 分析周涛的散文, 我们不能忽略他的诗人气质对其创作的影响。在当代, 周涛是少见的将诗的想象逻辑和诗的情感结构( 以诗为文 )运用于散文创作的作家。  宋代诗人“以文为诗”,完全是因为面对唐诗这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为“变”而作出的一种技法选择 ,而周涛的“以诗为文”则出于他诗人特有的思维习惯和他超越现有散文规范的创新意识。在他的大部分散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明显的诗化倾向:淡化对日常生活过程的记述 ,代之以阐释自然 ,解读社会人生的奇思玄想和瀑布流泻般的感情抒发;注意通过对自然景物 ,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写以形成作品的诗意情调比如 ,像《蠕动的屋脊》这样一篇记述作者乘车探访喀喇昆仑的散文 ,周涛没有像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那样 ,沿推移的时空之轴 ,如实记录路途的艰辛、兵站官兵的热情 ,表现雪山昆仑戍边战士的高尚情怀 ,而是写成一篇精神的纪游之文—记录作者一路上对自然所寓含的“神谕”的参悟。文章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高原自然景观的描写 ,宽远的联想和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多角度思考。全文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叙事线索 ,内容随作者的思绪和感情自然流转 ,极富诗歌的跳跃性。从这篇颇具代表性的散文里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周涛写的是散文 ,但他把握世界的方式却是诗性的 ,即以感悟代替对生活历时性的考察 ,而这在本质上与诗是一致的。 在周涛的的笔下 ,散文成了作家思想最自由的表达方式。出于艺术趣味的原因,周涛对写实(记叙生活经历、客观描写景物)没有兴趣,而偏爱表现想象的内容。于是,他热衷于触摸“岁月的墙”(《岁月的墙 一时间漫笔之一》),捕捉“时间的撇鼠”(《捉不住的撇鼠一时间漫笔之一》),表现心中的鹰的印象(《猛禽》),即使是描写具体的事物,也融合了相当瑰丽宽远的想象。比如,在《吉木萨尔纪事啧子》中有这样的描写: “我们的麦子就倒进这令人可疑的陈旧作坊里 ,缓慢迟重地在这生活的水磨上被磨损 ,被咀嚼 ,被粉化。我想着那一颗颗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 ,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 ,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 ,传染给我的四肢 ,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 ,我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 ,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 ,磨损着。” 麦子象征了现实生活中人类个体的命运,显然这深刻独到的体悟是附着于自由的生命体上,是精神未被扭曲变形、向往自由的生命的呼唤与洞悉。 如果是一个思想被束缚的人,精神被“水磨”窒息的人,如果是一个习惯于被这个.“框”、那个“架”,这个“八股”,那个“主义”所规范、所左右、所僵化的作家,很难想象他能撰写出真正自由的散文。并表现出独创的精神。 在《追赶自己的鞋子》、《稀世之鸟》、《乱红飞过一秋千”去》、《读书吃饭论护、《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等散文中,都跃动着作者自由美丽的精神活力和动人心魄的独创光芒。 “对脚这个生命来说,鞋不仅仅是金钱,而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