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1107_00_001-0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解读.docxVIP

ZHC1107_00_001-0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解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 ZHC1107 00 001-03 Copy M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执行批准: 日期: 变更内容 修订号 修订原因与内容 执行日期 00 新制订 01 更改标准依据和生产批量 02 工艺变更 03 组织机构变更 分发单位 质量技术部]]销 售 部]]QC 质量技术部]] 销 售 部]] QC 室]] 设备动力车间[] 生产供应部]] 市 场 部]] 前处理提取车间[] 液体制剂车间 [] 行政部]] 招 商部[] 固体制剂一车间[ 财务审计部]] QA 室]] ] 固体制剂二车间[] 目 录 TOC \o 1-5 \h \z 主题内容 3 适用范围 3 引用标准 3 职责 3 产品概述 3 处方和依据 4 工艺流程图 5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6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 质量监控 11 原辅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12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及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19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20 工艺卫生 21 工序收率计算、物料平衡及生产周期的批量规定 23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25 动力消耗定额 27 设备 27 珠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30 附录 \o Current Document A 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32 1 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六味地黄丸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 境保护等内容。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丁六味地黄丸生产全过程。 3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102-96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4职责 编写:工艺员 审核:生产供应部部长、质量技术部副部长、质量技术部部长 批准:质量技术副总 执行批准:质量技术部部长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QA监控员、生产质量管理人员 5产品概述 5.1产品名称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 Liuwei Dihuang Wan (Nongsuowan) 5.2产品特点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 5.2.2规格 每8丸相当丁原药材3g。 5.2.3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肾。用丁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5.2.4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5.2.5贮藏 密封。 5.2.6有效期 三年。 5.2.7新药类别 本品为国家中药仿制品种。 处方来源 本处方出自《卫生部药品标准》 WS3-B-2102-96 历史沿革 本品丁 1982年由安徽省卫生厅批准生产,批准文号为皖卫药准字(82)第216号;1996 年7月安徽省统一换发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为皖卫药准字(1996)第201039号;2001年8 月由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换发批准文号为 ZZ —4085—皖药准字(2001)第Z003802号;2002 年7月为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 6处方和依据 6.1处方 原料名称 处方量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6. 2依据 本处方出自《卫生部药品标准》 WS3-B-2102-96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7.工艺流程图 物料Q 工序 检验30万级洁净区 中转站 泽泻 茯苓 山药 山茱萸 拣选 拣选 洗、切 洗、切 选、洗 切、蒸 干燥 选、制 蒸、干燥 拣选 选、洗 润、切 干燥 选、制 蒸、干燥 3 配料 配料 配料 配料 蒸僭 药渣 加6倍量水蒸储4小时 丹皮酚 提取 煎煮二次,煎煮时间为, 2h 三效浓缩 灭菌干燥 相对 、2h 1.18~1.20( 65--80 C) 灭菌时间 灭菌温度 干燥时间 45 min 115± 2 C 120min 球形浓缩 收膏 混合、配料 搅拌制软材 粉碎过100目筛 淀粉、糊精 相对密度为 稠膏 1.35-1.40 (20C) 生药粉混合 混合40min 纯化水 纯化水 滑石粉 入库 (搅拌10分钟) 混合粉 干燥 晾丸 内包装 外包装 (进风温度110C ~135C) 内包材 外包材 8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整理炮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各药材炮制项下的规定。 8.2整理炮制方法和操作过程 生地黄 8.2.1.1拣选 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霉变和虫蛀部分。 8.2.1.2漂洗 将药材用流动的饮用水冲洗干净,闷润。 8.2.1.3切制 将漂洗好的药材用切药机切成v 20m m的厚片。 8.2.1.4蒸制 将切好的药材用蒸煮锅开蒸汽蒸16小时,蒸至黑润,取出。 8.2.1.5干燥

文档评论(0)

yj10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