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巴蜀交通与对外交流 (23).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唐宋盛世 商路繁荣 隋唐两宋时期,巴蜀境内外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川陕、川甘、 川滇交通的拓展上。 一是在川陕交通方面。随着国家大统一局面的出现,关中长期作为帝王之居, 关中向南与汉中、四川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一时期,关中与巴蜀之间的交通得 到进一步开拓。唐朝定都长安,富饶的巴蜀是唐朝的后方基地,川陕间的“蜀道”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唐王朝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对蜀道的开拓、修筑和维护。 由于南北两段蜀道的畅通,从长安通向山南、剑南各地以及吐蕃、南诏等地的驿 道上信使驿卒、车马行人来往频繁,络绎不绝。蜀道交通的开辟对盛唐经济文化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是唐王朝的生命线和控制巴蜀的孔道,而且也是 南北经济流通的管道和文化交流、各民族交往的走廊。 具体来看,由于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一线因嘉陵江在广元、昭化切出一个缺 口,四川盆地与陕南联络自然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昭化到成都交通多沿盆地边缘 山麓地带抵达剑阁,大巴山裂开一条狭窄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剑门关。由于翻 越米仓山、大巴山联系四川盆地内的道路终点不是像汉中那样集中到一点,因此, 穿越大巴山就有三条通道。当时蜀道的北段,故道、褒斜、傥骆、子午四道均先 后被辟为驿道,汉魏之际开通始于周至(汉、唐盩厔)经洋县华阳镇(唐华阳县)、 洋县 (唐兴道县)、城固县到汉中的傥骆道 (又称为骆山道),即从今陕西省周至 县西南沿骆河谷 (今黑河)溯流而上,翻越十八盘岭、骆谷关,经傥水谷南下至 洋县,成为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便捷通道。在三国蜀魏时期,是秦岭间用兵最 频繁的一条道路。但到了中唐以后,傥骆道变成官道。唐德宗避乱入蜀,皆经由 此道。文人雅士宦游蜀地,也多经此道,如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九次入蜀,八次皆 经过此道。唐玄宗时期,连接唐代长安至汉中经过秦岭子午谷、宁陕县、洋县境 内的子午道,因杨贵妃爱吃鲜荔枝,特地加以整辟,经万源、达县,抵达重庆和 涪陵,用快马送鲜荔枝,所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后人称为 “荔枝道”,其南段又称 “洋巴道”,北与子午道相通。此外,褒斜道在唐代已成 为入川官驿,共设有十一站。在褒斜道江口镇以南东侧,又开辟了文川道,西侧 由武休关向西北修筑了通往凤州、散关的驿道。蜀道的南段金牛道利州至成都以 外还有南北并行的两道:即从汉中南通巴中的米仓道,从西乡南通涪州的荔枝道, 都成为官道。在四川西北,扩展了从灌口经桃关、汶川、经过松州、文州、茂州 进入吐蕃、西域的道路。作为连接剑南与陇右地区重要交通线的 “西山道”(即 ‘藏彝孔道’)是一条重要的出川通道。该古道从松州 (今松潘县)开始分为两 条,一条向西北经迭州 (今甘肃迭部县)、洮州 (今甘肃临潭县)通往河湟,与 西北丝绸之路相连,这里曾是吐谷浑、吐蕃、党项各族与唐宋茶马贸易的大道。 另一条折向东北,经扶州(旧南坪,今九寨沟县)、文州(今甘肃文县)、武州 (今 甘肃武都县)、成州 (今甘肃成县)到凤州 (今陕西凤县),与成都去长安的故道 相衔接。在川西南,复开清溪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嶲州入南诏,然后到天 竺,使西晋以来阻塞的交通得以恢复和畅通。 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在唐宋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茶马古道的得名与唐代开始的茶马互市有关,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 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这条道路的开辟,据相关考古发 现,应该始于人类早期族群迁移的民族古道。茶马古道分为滇藏道和川藏道等南 北两条路线,其中川藏道起点为今天四川雅安,从雅安到康定,自康定开始,川 藏道分为南、北两条支线:北线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抵达 昌都;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到昌都,再由昌 都通向卫藏地区。另外,还有由雅安通向松潘,连通甘南,以及由川藏道北部支 线经原邓柯县 (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姚州 (临潭)等 支线。到了唐代,唐朝政府与吐蕃的交往、使节公主进藏、禅宗向吐蕃传播等, 都促进了饮茶等生活方式在藏区上层的传播,从而促进了茶马贸易的发展,刺激 了茶马古道大规模的开通。到两宋时期,因与辽、金、西夏和蒙元战争对战马的 大量需求,使得茶马古道仍然沿续了唐代的繁盛局面。 唐代西南地区重要交通莫过于南诏通唐的诸条道路。据严耕望先生考证, 南诏通唐共有五条道路:其一为清溪道,路线基本沿汉代的西夷道;其二为石门 道,即取汉代南夷道,在秦汉五尺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南诏称入川的清溪道是 南路,石门道是北路。到了宋初,石门道一直可以通行。石门道较清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