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明代版本鉴定
明代,是又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从公元1368 年朱元璋称帝到1644 年崇祯皇帝上吊自尽,
立国270 余年,时间很长。就我们讲的雕版印刷,版本印刷总量来说,是一个极为发达的时
代,远远超过了宋代、元代。比如,现存的宋元时期的版本,大约各自一千多种,合起来不
到三千种。即使未来再有新发现,也不会太多。而明代,现存的明版书,据杜信孚 《明代版
刻综录》统计,就有八千多种,这还很不完整,总数更多。
宋元时期,刻书、印刷,还是一种比较稀罕的新技术,新事业,就集中在文化发达、经
济、技术、物质条件好的几个中心区域,别的地方很少或者没有。到了明代,刻书印书事业
呈现出普及的态势,全国各地,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不论是官家还是民间,都有刻书印刷,
遍地开花了。各地之间的技术差异已经不明显了,精美程度都差不多,这显然是印刷事业进
步了的表现,原来的技术壁垒也不存在了。明代在印刷术改革革新方面进步很大,古籍版本
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很突出,是人们收藏、鉴赏的热点。
所以明代版本鉴定问题,就比较复杂,其中的规则、线索不容易理清楚。但是,还是可
以把明代版本印刷的风格,按照其时代先后顺序加以剖析的。明代立国时间长,前中后三个
时期,形成了比价明显的时代风格,变化较为明显。只是有些地方偏远的,不容易受到全国
整体风格的变化的影响,还保留着早期的特点、习惯,这就使得明代版本异彩纷呈。我们学
习鉴定技能的时候,也就要抓住全国风格变化的主流,掌握一些支流,特殊地区特殊情况具
体对待。
我们根据明代版本风格变化的实际,人为地把明代版本发展脉络分为“前期”、“中期”,
“后期”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来,不是按照历史时代平均划分的,这自有原因。
首先讲明前期版本。
这一时期包括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十朝。
过去藏书家有所谓的明初本的叫法,其实,弘治时距明代开国有一百几十年,已是明中期,
叫“明初本”并不确切。但是有一定道理,因为这一时期刻本除建阳刻本外,其他各地无论
官刻、家刻、坊刻,都是同一种风格,叫 “黑口赵体字明初本”。把这种本子的特征都说明
白了。
这种所谓明初本,以官刻为主,洪武时期,首都在南京,刻印了一些书籍。永乐以后,
迁都北京,在皇宫里设立的宦官机构,有个司礼监,为皇帝掌管往来文书,宦官们就逐渐读
书、识字,进而也就刻书印刷了。当然,主要是为皇帝,为中央政府刻印书籍,是明代官刻
的代表。这在历史上叫 “司礼监本”,不惜工本,制作精良,往往还有圆圈作为句读。
除此之外,南京的国子监,北京的国子监,各部院衙门,在这时都有刻书,风格路子还
都是黑口、赵体字。政府编纂的一些大书,比如 《元史》、《大明一统志》等,都是这种风格。
洪武、永乐时期,分别在南京、北京刊刻过三次佛教大藏经,叫做洪武南藏、永乐南藏、
永乐北藏,也是政府官刻,规模很大。正统时期,司礼监还刊刻了 《道藏》,叫做 “正统道
藏”,校勘精良,也很有影响。
明代分封皇子到各地为藩王,永乐以后,对这些王爷控制得很严。政治事务不许插手,
经济上给予非常优厚的待遇。王爷们收入丰厚,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有些人就发展兴趣爱
好,有些人因此也读书藏书,进而刻书,所刻之书被称为 “藩府本”。这是前代没有的,就
性质说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数量相当多,有的一家就刻有几十种。藩府由于资金雄厚,刻
书也比较精美。
家刻这一时期较少,没有成什么什么气候。
这一时期坊刻仍集中于建阳,其他地区坊刻本很少见。现在经常被举到的有北京金台岳
氏刻 《西厢记》。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这种黑口赵体字明初本。
字体:一律都是赵体字,更加熟练,进而演化为圆圆润润的标准楷书 “馆阁体”,墨色
浓厚。有的还模仿馆阁体书法家姜立纲的字体。
版式:一律都是黑口,而且是大黑口。四周双边,版框粗黑。双黑鱼尾。书名卷次在上
鱼尾下,叶次在下鱼尾处。
司礼监的本子,有圆圈句读,断句。
纸张,都是白棉纸。这白棉纸,并不是用棉花制造。而是明代通行的一种皮纸,洁白柔
韧,不易老化,呈现玉白色。差一些的有黄棉纸。
南京、北京这种政治文化核心区,赵体字就好一些。边远地区,字体书法就差一些,但
还是赵体字的路子,大黑口,双边的版式没变化。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些边远地区的本子。
“明中期”版本。
根据明代版本风格变化的实际,我们把正德、嘉靖、隆庆三朝,划定为明中期版本时
期。因为这一时期,发生了一个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