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古代的彩色印刷版本讲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讲 古代的彩色印刷版本 彩色印刷,传统上叫 “套印”,即套色印刷。套印的原理:为了表现同一部书版面上不 同内容的层次,根据内容每叶同时刻成两副或更多副书版,每块书版刻不同内容,用一副刻 有正文的书版印出黒色正文,用其他书版把注文、批语、圈点等用红色或更多种颜色套印到 正文上。一般是黑红二色,所以这种套印本也叫 “朱墨本”。 套印是事先规划,一色一版,分次印刷出来的;要求印版和纸张在印制过程中不能走位, 类似于版心对齐,否则就会互相叠压,印刷失败了。这在技术和物料上投入成本较大。 在抄写时代,就有使用两种颜色抄写文字的。目前发现最早的的套印本是元顺帝至元 至至正时,中兴路 (在今湖北江陵)资福寺无闻和尚刊刻的《金刚经注》,书名、经文红色, 小注黑色,卷首无闻和尚注经图也用红黑二色套印而成。此本现存台湾。 现存套印本,大规模地开始应用,是明代万历年间开始,湖州府乌程县 (今天吴兴)的 闵家、凌家两家。这两家既是富豪,又从事刻书印书业。在万历、天启、崇祯这几十年中, 刻印了大量的套印本。闵家最出名的是闵齐伋,刻有《春秋三传》、《老子》、《庄子》、《列子》、 《孟子》、《楚辞》以及一些诗文别集等,约有十多种。凌家最有名的则是以编写 《二拍》出 名的凌濛初,所刻书以戏曲小说为特色,有 《西厢记》、《琵琶记》、《红拂记》、《虬髯客传》 等多种,多有附图插图。由于他们的努力,套印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套印也从两色发 展到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版刻精工,套印准确,颇为美观,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准。 这种套印本是用黑色墨印刷正文,用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颜色印刷圈点、批注等 文字,正文用明末瘦长的方体字,批注文字在安排在天头,用写刻体小字,为了安排圈点符 号,版内一般没有行格线。版式上,是白口,无鱼尾,四周单边,行格一般是八或九行,每 行十八或十九字,有出入的极少;印刷所使用的纸张,最初用绵纸,后来大量印刷,就用竹 纸,到现在已经发黄。 下面说说清代的套印本。 清代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的武英殿,都用套印技术印书。入清以后,吴兴闵家、凌家 衰落了,但是江南地区也有零星的一些使用套印技法的,不太多。 康雍乾时期,是清代国力强盛,官方出版最多的时代,这时也用套印印刷了不少“御制”、 “御选”的书籍,制作精良,多数是开化纸印刷,后印本就采用毛太纸了。如清初康熙时武 英殿本 《御选古文渊鉴》、《御选唐诗》、《钦定词谱》《钦定曲谱》,雍正时的 《硃批谕旨》, 乾隆时的《御制盛京赋》、《唐宋诗醇》、《唐宋文醇》、《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劝善金 科》,嘉庆时的 《昭代箫韶》等。但总量上无法与普通雕版本子相比。 民间的套色印刷,多集中的清代嘉庆、道光时期的广州,有许多书坊,善于此道,用色 也比较多,四色五色的都有,但比较粗糙,字体和版式设计上都不如武英殿的好,开本也很 小。清代广州出版的图书,由于湿热,书前往往加了一张橙色或粉色的 “药纸”,是浸泡过 毒药的,用来防虫。有些书坊的内封面也印在药纸上。全书不用函套包裹,也是怕虫子,就 用木质的夹板。 套印本一般使用普通方体字,只有武英殿少数本子用了写刻体来书写正文。民间的家刻, 道光时期官僚学者许梿,用仿宋体套印了 《六朝文絜》,很有名。 这些本子,一般都有内封面、序跋,鉴别起来问题不大。当然翻刻殿本的,要注意和原 底本相区别。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