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元刻本的鉴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元刻本的鉴定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立国不到百年。加上此前蒙古时期, 大约一百五十年。 蒙古人向南进军的时候,北方的金朝的平阳府,南方宋朝的浙江、福建地区,都没有经 过大的战争,那里原来的刻书印刷事业保留下来了,继续经营。只有南宋四川地区的,经历 了数十年残酷战争,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刻书印刷这种事业就被毁灭了。所以,我们讲元 刻本,就讲平阳府、浙江、福建建阳三个中心了,别的地方在元朝时期,基本没有或者很少 有刻书印刷,就不讲。 元朝立国时间不长,在百多年间,各个中心区域的印刷风格,没有大的变化,所以,我 们也就像讲宋本一样,以地域为中心来讲了。 元代版本,依然也有官刻、家刻、坊刻的区别。江浙地区,主要以官刻为主,因为这里 基础好水平高,政府就把一些印刷事务交给江浙地区来做。建阳地区,依然是书坊林立,继 续发展,大都是宋代过来的,好几代人在经营刻书印书的老字号。 南方一些偏远地区,也受中心的影响,有刻书,风格接近,要具体分析。 先讲讲浙江地区。浙江地区没有收到战争的破坏,基本保持了南宋浙本的规模。元朝政 府继承了南宋国子监的书版和图书,成立了“西湖书院”来管理,继续承担官方的图书刻印 出版业务。不但重印宋代老版子,还刊刻了元朝新编纂的一些大书,比如宋辽金三朝的正史, 都是在杭州刊刻的。也证明了这里的确印刷水平高。 江浙一带的地方官署,官学,官办的书院,在元代也都刻书,所刻之书,主要是儒家经 典、历代正史之类的正经图书。 浙江地区的家刻,就很少了。不如官刻那么多。 书坊刻书也是大大地衰落了,也很少,质量也下降了。 江浙地区的寺庙,也合作刊刻过几次大藏经,现存有一些零星的印本,都是经折装的。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元浙本的官刻本,看看它的风格,比如字体,版式等。 看完之后,我们总结一下元浙本的特点与鉴定要点。 首先是字体,与宋浙本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偏向于赵体字了。赵体字是元代大书法 家赵孟頫的字体,很秀美华丽,有点行书味道。元代浙本的字体,是原来欧体的底子上,笔 画加入了赵体字流动的笔意,力度显得就软了一些,这在浙江地区官刻书中极为明显。邻近 的江西、湖南等地,由于受到福建建本的影响,反而有些像建本的颜体字了。比如有名的湖 南茶陵陈仁子刻本 《梦溪笔谈》,《老子道德经》等,都是如此。 版式,白口,也有细黑口,双鱼尾,官刻书有字数,有刻工。书名、卷次、叶次的位置, 与宋浙本一样。偶尔有书耳,说明还是蝴蝶装。不过基本都改装为线装了。 元代没有避讳,元朝皇帝都是蒙古名的音译,不用避讳。 纸张,也叫作麻纸,质地与宋代类似,而透光看过去,帘纹变窄了,约一指宽。 下面讲元代的福建地区,元建本。 元代建阳书坊仍然兴旺发达,许多南宋的老字号,传承几代人,继续经营,只不过把堂 号字号稍稍改了。现存元建本数量很多,甚至超过宋建本,可见其规模不小。 这些书坊,大都在书上留下了自己的牌记,类似商标字号,有的叫某某书肆、书林,有 些是某某堂、某某书堂,或是某某书舍、某某精舍,或是某某书院。其实一概是书坊的名号, 既非家刻,更无官刻,所谓书院也不是政府所设,是当地书坊在受书院讲学之风的影响,托 书院之名,仍是书坊刻本。 南宋以来的大家族,比如刘家、虞氏、叶氏、余氏等,都在开业,有的还分了家。 书坊刻书,除了经史子集,还大量刊刻普通老百姓需求的讲史演义,说唱话本,这类通 俗文学本子,是明清小说的前身,反应了市井文化消费的特点。 和南宋时候一样,福建地方官也把印刷刻书的事情,交给建阳书坊去代工,当然这我们 叫官刻本。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元建本的图片,看看其版式字体风格特点。 字体:继承宋建本的颜体字,但变得圆圆的,起笔、顿笔处,刻意追求圆润的笔画。大 字的横竖,粗细一致了,这与宋建本不同。如果是印刷通俗文学读本,会用简化字、俗体字。 版式:多黑口,双黑鱼尾,无刻工,无字数。因为与刻工的雇佣关系不是计件工资。书 名、卷次、页码的位置不变。书坊还喜欢在版面内用花鱼尾、阴文小标题修饰,有的设计为 两截版,配上插图,类似今天的连环画。非常活泼。 书名,喜欢夸大编造,刻意宣传,来吸引读者。 无序跋,牌记很多,而且多用花色牌记,钟鼎形,花型,花栏这种设计,牌记文字用于 宣传鼓吹,有的牌记很大,左右分栏,文字广告性很强。这是后来内封面的前身。 元代无避讳,所以建本就不避讳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