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闽海流风:泉州
与以往不同,我们今天介绍的城市,他不能算是政治中心,更与我们印象中
的中国古代历史有些疏离和陌生感。他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一个海洋性城市,一
个国际性的城市,他就是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
泉州,位于福建的东南沿海,海域辽阔,海岸线总长达658 公里;沿海岛屿
星罗棋布,有著名的三湾十二港,航海条件十分优越。
泉州除了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泉州城号称“二
水萦回”、 “四山环翠”。
“二水萦回”,是指西面的晋江绕经城南,东边的洛阳江自北南流,两水共
汇泉州湾。
晋江为什么叫晋江呢?话说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加上所谓 “五胡乱华”,
因而形成 “衣冠南渡”的局面,据说当时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
姓 入闽避乱,其中有一部分就来到现在的泉州,沿南安江而居,改南安江为晋
江,晋江因之得名。那怎么又有个洛阳江呢?洛阳不是在河南吗?据说,唐宣宗
李忱还没登基时候,曾经来过泉州,他见这里山川秀美,于是赞美道:“此间风
景,类吾洛阳”。这条江,就叫洛阳江了。
“四山环翠”,是指泉州城区四郊 东北有清源山,西南有紫帽山,西北有
葵山,南边有罗裳山,号称泉州四大名山,也都是名胜之区。
自唐睿宗景云二年 (711)始建泉州州治以来,这里一直是闽南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历来人文鼎盛,商业繁荣,海外交通发达,这不仅是“海上丝绸之
路”的起点和世界港口城市,还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与中原地区的历
史城市比起来,泉州毫不逊色。因此,在第一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
里,泉州就在其中。
8.1 云山百越路:三国至五代时期的泉州
让我们先来看看泉州城市的发展历史。
在文明的早期,中国东南的居民是闽越族。公元前223 年,秦国大将王翦、
蒙武灭了楚国,然后继续南下,进占今天的福建地区,在这里设置了闽中郡。这
是统一中国的中央王朝第一次直接管理东南沿海。而到了西汉,闽中郡撤销,广
大福建地区仅设置了一个冶县,属会稽郡;冶县县治在今天的福州。这说明,在
当时包括泉州在内的福建,人口还比较少,经济还不太发达,与中原的联系还不
密切。
从东汉开始,中原人民开始慢慢南迁。等到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260),
在今南安、晋江、同安这片地方设置东安县,属建安郡。这个东安县的县治,在
今泉州下辖南安市的丰州镇。这是泉州本地设置县治的开始。
西晋 武帝太康三年 (282),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属晋安郡。这个晋安郡是
从建安郡分出来的。这一时期,泉州与中原的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起来。南
迁的中原百姓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与本地原住居民共同开发泉州,促
进了这个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南朝 梁武帝天监年间 (502-519),又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设在下辖的
晋安县,也就是今南安市丰州镇。
从以上古代泉州地区行政区划的变化看,郡级政区在增多,这说明从东晋至
南朝,因为福建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人口越来越多,经济也在不断发
展。而且,海外交通也开始兴起。这个时候,泉州已有船只可经广州连通海外。
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西天竺 优禅尼国高僧 拘那罗陀 从建康(今南京)
来到泉州,在南安九日山上校译佛经;陈文帝天嘉二年 (561),又由泉州乘船
至广州回国。这就是例证。其实呢,在此之前,再往前推到秦汉,沿中国大陆的
近海航行就已经开始了。泉州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让近海航行更为普遍。
陈宣帝 光大二年 (568),在今福州设置了一个丰州,南安郡属丰州管辖。
隋开皇九年 (589),隋统一中国,改丰州为泉州,这是福建历史上首次出
现“泉州”这个名字;但这个泉州是在今天的福州。而今天的泉州仍是归南安县
管辖。
至唐中宗嗣圣元年 (684),分泉州 (就是福州那个泉州)所辖的南安、莆
田、龙溪置武荣州,州治还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这说明,到了唐代初年,晋江流域的经济、人口大有发展,晋江下游逐渐形
成新的人口聚集区。同时,海外贸易也有大的发展,据相关记载,在武则天当政
期间,阿拉伯人侨居广州、泉州、扬州的数以万计。
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海外贸易的需要,武则天久视元年 (700),武
荣州的州治,便由丰州镇移至晋江下游靠近泉州湾的平原地区,也就是今泉州市
区所在的地方。在这里建了座州城,这就是泉州建城之始。
唐睿宗景云二年 (711)武荣州改称泉州;这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