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峰市服务业“十三五力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明确全市“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发展任务、目标和 重点,统筹空间布局和项目建设,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结合
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促增长、调结构、扩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服务业发展取得 了明显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总虽不断扩大。 服务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51.3亿元增 加到2015年的701.7亿元,五年累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2699.3
贡献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
区生产总值比重、实现税收、从业人员等指标逐年提高。占全市
GDP勺比重由2010年的32.4%提高到2015年的37.7%。全市服务
业税收(全口径)从 2010年的32.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1.8 亿元,年均增长21.6%;服务业实现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 2010
年的38.5%提高到2015年的56.1%,提高了 17.6个百分点。服务 业从业人员从2010年的63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5.8万人。
图1-2增加值占比趋势图
表1-1赤峰市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主要指标表
指标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从业人员(万人)
全部从业人员
241.23
244
247.15
255.93
244.37
P260.03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63.29
63.13
65.15
72.04
63.03
75.84
第二产业从业比重(%)
26.2
25.9
26.4
28.1
25.8
「29.2
税收(亿元)
税收总额(亿元)
84.96
106.5
129.4
133.7
130.3
135.6
第二产业税收(万人)
32.7
38.7
50.3
64.6
71.8
「76.1
第二产业税收比重(%)
38.5
36.3
38.9
48.3
55.1
56.1
投资持续增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由 2011年的287.2
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6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 2532亿元,
年均增长10.3%;投资比重由 2010年的34.4%上升到2015年的
36.7%
表1-2赤峰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变动表
指标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848.7
1115厂
1337.3
1578.8
1101.3
1272.1
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287.2
416
527.1
641.2
480.7
467
第二产业占总投资比重(%)
34.4
37.7
39.9
40.9
43.7
36.7
注:从2014年起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口径由之前的 50万元以上调整为500万元以上
——体系初步形成。“十二五”以来,我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 城市“四大商圈”(红山新华步行街、松山木兰街、新城玉龙街、 元宝山宝山路)为核心,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依托, 以农村牧区“便 民连锁超市全覆盖”工程为补充的大商贸框架;构建了以红山、 松山、和美物流园区为中心,以旗县专业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为 支撑的现代物流网络;初步形成了全市旅游业“一带两翼、六大 板块”的发展构架和草原生态观光游、历史文化修学游、地质奇 观科考游、运动康体快乐游、温泉养生度假游、神奇大漠体验游、 大辽契丹探秘游、草原冰雪激情游、乡村民俗休闲游、畅行赤峰 自驾游十大旅游产品体系。培育发展了以完善金融体系为重点, 以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社区商务、电子 商务为突破口的新义服务业体系。全市服务业基础不断牢固、网 络体系不断健全,各产业竞相发展的大框架、大格局基本形成。
尽管我市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盟市相比,与经济转型 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相比,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
一是增长速度不高。“十二五”期间,赤峰市服务业增加值总 虽将近翻了一番,但服务业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总体经济增长率。 如表1-3所示,虽然2015年服务业经济增长率首次超过总体经济
增长率,但“十二五”期间服务业经济增长率总体低于总体经济
增长率的实际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差距最大的2012年度达到
4.5个百分点,更是低于全区平均服务业经济增长率。
表1-3赤峰市、全区总体经济和服务业年均增长率( %)
指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赤峰
总体经济增L长率
15.5
13.5
9.2
7.9
8.1
服务业增1长率
12
9
6.8
6.6
8.5
全区
总体经济增L长率
14.3
11.5
9
7.8
7.7
服务业增1长率
12.4
10.0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