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耀州窑瓷的艺术成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宋代耀州窑瓷的艺术成就 摘 要:耀州窑是我国烧造陶瓷的历史名窑之一,宋代发展最为繁荣,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从庞大的烧造规模、精湛的工艺技术、独特的艺术风格及深远的历史地位几个方面来论述宋代耀州窑瓷的艺术成就,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耀州窑瓷,从而使耀州窑的工艺技术得到更多的保护,使耀州瓷的艺术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宋代耀州窑;青瓷;艺术 耀州窑广泛分布于今陕西省铜川市漆水河畔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玉华宫等地,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交界地,这里煤炭、钳上的储量相当丰富,漆水河流域雨量充沛,气候温润,有着发展陶瓷业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在耀州窑场,拥有一批技术高超的工匠,他们所做的瓷胚,“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烧制成的瓷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一 宋代耀州窑的烧造规模及工艺成就 据耀州窑址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宋代耀州瓷的发掘面积达已经达11500多平方米,共发掘出窑炉67座,作坊67座,灰坑35处,还有多处原料加工厂、堆料场、晾晒场、堆货场等附属设施,正如《同官县志》所描述的“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真实地反映了耀州窑当时烧窑的规模。宋代耀州窑主要生产青瓷、黑瓷、酱釉瓷等,其中青瓷最富地域特色,烧造水平最高,元丰七年德应侯碑(公元1078―1085年)“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的题记生动地描绘了宋代耀州窑烧瓷的盛况。 宋代耀州窑的工匠们锐意进取,在瓷器的烧造技术和工艺上获得了巨大进步,比龙泉等名窑更早的使用石臼、大石碾等工具加工原料;利用北方坩土和煤共存的条件,改进窑炉,较早的完成了由烧柴到烧煤的转化;善于根据原料的特性,窑炉的特点,发挥青瓷的优势,淘汰或减少其他瓷种,创造出品格新颖的青瓷,独领风骚。 二 宋代耀州窑青瓷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代耀州窑青瓷制作精美,装饰丰富,造型典雅,烧造质量在当时首屈一指,其艺术风格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是宋代社会完美工艺与现实生活的再现。 从造型看,宋代耀州窑的器型丰富多样,除碗、盘等日用瓷外,尚有瓶、罐、炉、壶、盒、香熏、钵等。胎体质地致密坚硬,颗粒细小均匀,胎色灰白,与同时代的其他民窑比较起来,耀州窑瓷略显敦厚朴拙,著名诗人陆游称赞之:“以其耐久多用之”。造型线条讲究挺拔、节奏,极富韵律,表现了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民憨厚质朴的气质,有时代感,有不乏地域特色。 从釉色看,中国自古“尚玉”,追求“玉德”,宋代制瓷业的高度发展,同时也掀起了宋人追求瓷器釉质类玉的高潮。纵观宋代的青釉瓷,无论是在釉色上还是釉质上,无不极尽追玉之能事,以求达到古雅的“玉骨”之美。宋代耀州窑“橄榄青釉”莹润肥厚,釉色青中微微闪黄,釉面纯正温润,极富玻璃质感,正是达到了“精比琢玉”、“温温如也”的玉骨效果。 从装饰看,宋代耀州窑的刻花技艺在当时同类技法中首屈一指,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工匠们凭着娴熟的技艺,做出的瓷器线条犀利流畅,图案雄阔密集,从构图到线条都给人以力量、节奏和韵律美,极富北方民间特有的拙趣。装饰纹样多属单线刀刻,线条宽厚,风格独特,常见图案有缠枝、折枝牡丹和菊花纹、水波纹、莲花纹、婴戏图等,在深沉的玻璃质青釉的罩盖下,晶莹典雅,立体感强。 三 宋代耀州窑的历史地位 宋代是中国瓷器烧造业的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定、汝、官、哥、钧等五大官窑,定、钧、耀州、磁、越、建、景德镇、龙泉等八大民窑,争相辉映。耀州窑作为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以其精湛的烧造工艺,独步当世,大批量生产独具特色的刻花青瓷,无可争辩地成为北青瓷的代表,曾对国内其它省区瓷器业的发展产生不小影响。据《中国陶瓷史》介绍:“耀州窑有“越器”之称,仿烧耀州窑青瓷的有河南境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另外,还有浙江吉州窑、广西兴安窑、陕西旬邑窑,其仿制的范围几遍全国,从而形成一个有别于南方越窑风格的北方青瓷窑体系。 宋代耀州窑还是当时向朝廷进贡瓷器的主要窑场之一。耀州窑是北方民窑,凭借着器物胎釉的精细和造型的精美,在作为商品销往国内外各大市场的同时,也赢得了朝廷的青睐,成为有史籍可证的贡瓷窑场,从宋人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耀州华原郡,土贡瓷器五十事”及《宋史?地理三》“耀州紧华原郡,……崇宁户一十万二千六百六十七,口三十四万七千五百三十五,贡瓷器”的记载看,耀州窑当时贡瓷的时间大约在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