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docVIP

《与朱元思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课题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作品教学年级 初 中 八年级 选文篇目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选文来源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2011新课标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用生动而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山水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之情。现存为节文。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代的文学家、史学家。出身寒贱,自幼好学且有才华。所作诗文,清拔而有古气,颇为时人所赞赏,亦深得梁武帝萧衍的喜欢。遂延入朝。虽然吴均的诗文华美,风靡当世,但其为人耿直,又私下撰写《齐春秋》,获罪于帝,旋罢官。随复起用,撰写通史,未成而卒。吴均久涉官场,深知其中劣风,心厌久之,怀出世之意,当为常理。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也可窥其一二。本文的形式上是六朝所盛的“骈文”(也称“四六文”),骈文讲究对仗、韵律、藻饰,后畸形发展,文而无质,故佳品不多。如本篇者,实罕不多见。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文言文学习,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在老师长期的指导、训练之下,自学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学生甚至能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掌握新的文言文课文。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与朱元思书》的字词是可行的。 这个学期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有了一些提升,因此深入讲解《与朱元思书》中作者的复杂感情,同样可行,并显得必要。 初中的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意识,希望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肯定,但又不习惯当众发言。我所教的学生亦如此,渴望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却缺乏勇气。因此,讲授《朱元思书》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言,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2、注意本文中对偶句的现象,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的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层次、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读,熟读成诵;在内容探究上,要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和多种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言词汇,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教学难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对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 教学突破 通过自读课文、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握主旨。通过写作练习,使学生明白以多种角度、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增添文章文采,突出文章主题思想的好处。 教学方法 分层朗读,合作探究,美点寻踪。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为主。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读课文、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握主旨。通过写作练习,使学生明白以多种角度、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增添文章文采,突出文章主题思想的好处。 教学步骤 1、激情导入。 2、吟诵涵咏,整体感知。 3、身临其境,把握文章感情。 4、美点寻踪 感受意境。 5、挑战名家,思想碰撞。 6、读写延伸,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一:激情导入 1、靠近杭州的西湖有一条富春江,那里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有诗句这样道:“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讧上行。”我们今天去走一走吧! 2、时空连线:请一位老师谈游览富春江山水的感受。 教学板块二:吟诵涵咏 1、读准生字 缥(piǎo) 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 ) 泠(líng) 嘤( yīng) 转(zhuàn) 鸢(yuān) 戾(lì) 窥(kuī) 2、朗读课文 ⑴读出节奏感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⑵读出层次感 男女生齐读“奇山异水”——女生读“水”——男生读 “山” 【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 3、读出陶醉感 看课件图片朗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 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的山 ,这里的水 ,构成了一幅和谐完美的图画。 【板书】 水:碧绿 清澈 湍急…… 山:巍峨 幽静 优美…… 教学板块三:身临其境 1、疏通

文档评论(0)

2933363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