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石油的馏分:
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石油切割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2.石油的组分分为油质、苯胶质、洒精苯胶质及沥青质四种。
3.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在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不同化合物,包括饱和烃、芳烃、非烃及沥青质四种。
组分
(溶剂分离)
化合物
(热色谱鉴定)
馏分
(热分离)
油质
?饱和烃
?汽油
苯胶质
芳香烃
煤油
酒精苯胶质
?非烃
?柴油
沥青
沥青质
重油沥青
高硫石油:S2%
含硫石油:S2-0.5%
低硫石油:S0.5%
沉积有机质:分散有机质、富集有机质、油页岩。
分散有机质:干酪根、可抽提有机质(烃类、非烃类)
富含有机质:沥青、石油、煤。
沥青: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烃类和非烃类的混合物。分为油质、胶质及沥青质,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中间产物。
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解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沉积岩石学中干酪根的分类分为两大类即:腐泥型、腐殖型。
腐泥型:来自海洋和湖泊环境水下缺氧条件下淤泥中的孢子及浮游类生物,主要生成石油、油页岩、藻煤和烛煤;
腐殖型:系来自有氧条件下沼泽环境的陆生植物,主要形成天然气和腐殖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液态石油。
2.光学分类(煤岩学分类)
(1)透射光下(孢粉学分类方法):5种
藻质、无定形、草质、木质、 煤质(生烃潜力由好到坏);
(2)反射光下(煤岩学分类方法) :4种
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生烃潜力由好到坏)。
3.化学分类
由C、H、O元素含量组成不同,可分为三类:
(1)Ⅰ型干酪根:即腐泥型,富氢贫氧,H/C高,一般为 大于1.0,而O/C低,一般小于 0.1,富含类脂结构化合物,生油潜力大;
(2)Ⅱ型干酪根:混合型,介于Ⅰ、Ⅲ之间的过渡型,含类脂,也含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H/C 较高,O/C 较低,生油潜力中等;
(3)Ⅲ型干酪根:即腐殖型。富芳香烃。H/C 低,通常小于 1.0,而 O/C 高,生油潜力小,天然气的主要母质。
4. 利用岩石热解参数划分干酪根类型
原理:用生油岩评价仪测定生油岩中的游离烃(S1)、热解烃(S2)、CO2(S3)、TOC(总有机碳)和最大热解峰温(Tmax),并建立一些参数划分有机质类型。
常用参数有:
1. 生烃潜力Pg(S1+S2)
单位:kg/t岩石
2. IH=S2/有机碳含量;
3. IO=S3/有机碳含量,
单位:mg/g
为了确保有机质不断堆积、很好地保存,并具有足够的热能供有机质向油气转化,地壳必须有一个长期持续下沉,以及沉积物得到相应补偿的构造环境。
只有第(3)种构造环境,即盆地的下降速度(Vs)与沉积速度(Vd)大致相当时, 有机质才有可能大量堆积和保存,才有利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第(3)种构造环境主要分布在:
(1)板块的边缘活动带
(2)板块内部的裂谷、坳陷
(3)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山间盆地
有利于油气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
(1)海相环境:
浅海区和三角洲环境, 因为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生物繁盛,并接受河流搬运来的大量陆源有机质,有机质异常丰富的聚集,既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又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是良好的生油区。
(2)陆相环境:
半深湖区、深湖:水体较深,水体底部水流停滞,形成稳定的还原环境,是有利的生油区。
一、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阶段及一般模式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未成熟阶段)
(1)地质条件:
埋深小于1500m,温度介于10~60℃;相当于成岩作用阶段和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Ro小于0.5%;;
(2)有机质转化的能量:细菌;
(3)有机质转化结果:有机质转化成干酪根,同时被分解成CO2、CH4、H2S、H2O等简单分子。;
(4)生成的烃类产物:生物化学甲烷(沼气)
(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成熟阶段)
(1)地质条件:
埋深H:1500~2500m,温度:60℃~180℃,相当于后生成岩作用前期阶段,长焰煤-焦煤阶段,Ro介于0.5%-1.3% 。
(2)有机质转化主要能量:
热催化和热降解作用,催化剂为粘土矿物。
(3)有机质转化结果:
干酪根发生热降解。
(4)生成的烃类产物:
是主要生油阶段,为“生油窗”或“液态窗口”
(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高成熟阶段)
(1)地质条件:
H:3500~4000m,T:180℃~250℃,进入后生成岩阶段后期,相当于碳化作用的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