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摘要]360年前的“甲申之变”,当时 有人称之为“天翻地覆”,其实不过是又一 次周期性的改朝换代。 亲历者事后的历史检 讨,史料较为丰富,然观点十分混乱,反映 了各种不同当事人的观察视角和> L、境体验 是何等的不同。本文秉着“记忆史”的思路, 以叙事的风格,欲将引起这一历史事变的各 种侧面展示于读者面前。作者所能感慨的是, 一个政权的崩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天运、人事” 一齐奔来,终究说明“合法 性资源”的丧失,是关系政权生死存亡的深 层因素,而事变的发生则往往带有偶然性。 [关键词]明清易代 偶然性 必然性 1644年皇城根下的老百姓,不到两个月的 时间,“子民”的身份归属一变再变,前后 经历了 “大明”、“大顺”和“大清”三个 朝代。虽说中国历史向有周期性改朝换代的 习惯,成王败寇已成常识。但这样的“半路 杀出程咬金”,让京城里的人怎么也弄不明 白,刹那间紫禁城的皇帝宝座怎么倒让“第 三者”莫名其妙地给夺了过去? 360年,六个甲子过去了,往事如烟。所幸 保存下来的明清易代记载算是多的, 仅在京 亲历的回忆录就有十来部, 扩大到相关人士 着述也不下三、四十部。20年前,我搜集并 阅读过这些记忆”资料,也做过研究。这 次重读,说实话,仍是一头雾水——历史永 远是混沌不清的:这结果是偶然还是必然? 为甲申再祭,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题目。要对 这段历史进行哲理性的探讨吗?不, 我能做 的,就是作些历史性的叙述。老祖宗叫做 “述而不作”,西方流行的新名词称“后现 代”。后现代史学推崇“叙述法”,认为故 事说完了,“叙述者也就死了”,余下都是 读者自己的事。 历史学家比过去谦逊多了,不好意思再用 “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来标榜自己职业的 绝对神圣——想借助陈旧的历史构筑未来 的蓝图,实在是一种过高的奢望。新的说法, 历史学实际上只是一门重新处理“记忆历 史”的人文学科。历史既已经远逝,不可能 被原模原样地得到整体“克隆”——留下 的都是些记忆碎片,有的是落花缤纷,满地 枯叶,不知如何收拾是好;有的则是荒芜零 落,依稀见到的只是模糊的历史背影。 但是, 以“记忆历史”为名, 拂去历史学神圣的光 彩,决不意味着历史思考的艰难性和智力考 验的程度降低了。这些陈年往事,无一不是 我们先辈煎熬过的人性历练、社会写照,也 不断地在拷问后代子孙的智力水平: 你们怎 么认识,是比我们聪明,还是依然故我,没 有进步? 崇祯十七年春夏之交,北京城的老百姓, 虽说向来见多识广,处变不惊,但怎么也想 不到,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历史的造化要让 他们经历接二连三的大事变, 体味什么叫做 惊恐万状和不知所措。 崇祯皇帝登基已经有17个年头。18岁时接 手的是他“木匠”哥哥揭下的, 被大宦官魏 忠贤恣意捣乱7年,朝纲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1即位伊始,对着前任政治狂烧了二把火。 一把火,不动声色地把大宦官魏忠贤的势力 消灭殆尽;第二把火,为东林冤案平反昭雪。 一时道路相传,都以为“大明中兴”有希望 了。然而,没有多久,崇祯皇帝对臣僚的谦 逊和柔情消失了,脾气变得越来越坏。令他 烦心的是,官僚们办事不力,相互间的攻击 隔三逢二,无有休止。经心腹太监密查,说 是在局尚的词句和说不清的是非之争背后, 仍在玩门户党争老一套。17年里,他先后更 易内阁“宰相” 50人,任免刑部尚书17人, 兵部尚书处死2人、被迫自杀1人,诛戮总 督7人、巡抚11人。2崇祯帝辩解说:朕 所诛者是贪欺二字。” 3处理的都是那些伸 手要权要钱,说假话大话却失职连连的“劣 臣”,下此狠手,也是出于无奈。他发狠说 “但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就满足了, 以此表达对官僚层素质普遍低下的强烈不 满。4当几度整肃无效,失去耐心之后,崇 祯帝再度起用宦官和东厂,重蹈永乐皇帝开 创的宦官干政覆辙。 最令他头大的,则是起自陕北的明末农民 起义军。崇祯执政17年,农民军跟着他17 年,犹如幽灵附身,是专来催命、索命的。 应对当政者的剿抚互用,农民军东奔西突, 转战秦、晋、冀、豫、鄂、徽、鲁、川、甘 等九省,死去活来。崇祯九、十年间,农民 军经卢象升、洪承畴等人的合剿,几临灭顶 之灾,可辽东的清兵南下袭明,卢、洪先后 抽调到抗清前线,一死一降,无意中帮了农 民军。躲过大劫大难之后,崇祯十三年冬, 李自成离开隐伏多时的陕南山区, 向连年旱 蝗饥怪至极的河南挺进, 五战五捷于中原大 地,气势极盛。崇祯十六年冬,被崇祯帝强 令离开潼关出战的明军最后一支精锐部队 全军覆灭,时势已经为李自成敞开了一条通 向北京的胜利大道。甲申年正月初一,李自 成在西安宣布大顺政权正式成立, 并亲率10 余万大军渡河东征。 因此,甲申新年刚刚撩开它的面纱时,中 国的政局实在是迷雾重重, 有三个政权相互 对峙着,前景深不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