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四川火井探微
摘要:本文评介中国火井历史研究的新 进展,并以新发现的明人火井史料为依据, 解读明代正德到万历问的四川火井史料, 阐
释天然气煮盐的实况,证实明代火井的工艺 水平;质疑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有关西 川火井的描述;考察了云台山火井的地理位 置;依据清初火井史料,推测了明代富顺火 井的工艺水平。
关键词:四川;明代火井文献;云台山火井; 富顺火井
2000年秋,笔者与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傅 汉思(HansUlrichVogel) 教授发表了〈〈中国 火井历史新证》①。本文在概述这篇文章的 要点之后,将视角收缩到明代,继续对几种 重要的火井文献进行解读;借助朱孟震〈〈游 宦余谈》、张瀚〈〈松窗梦语》保存的火井信 息,探讨明代四川火井与石油井的分类、火 井、石油井的分布范围、开发时间和工艺水 平,同时对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咸 第五》中有关火井的文字记载和插图说明提 出质疑。
一、火井历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火井历史新证》的第一部分概述了上 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火井历史研究围绕下 述重要问题展开的探索和所取得的成果: ⑴
中国早期火井与天然气初步开发利用; (2)
对四川汉代画像砖中井盐生产图像是否反 映了井火煮盐实况进行了深入研讨, 得出了
否定性的结论;(3)明清火井研究的现有成 果,主要集中在自流井汽水田的开发、火井 开采技术的演进和火井煮盐工艺的进步。
论文的第二部分公布了新发现的四种火井 史料,分别是:(1)明隆庆、万历年间朱孟 震的〈〈游宦余谈》;(2)清康熙十六年李崇阶 的《游火井记》;(3)〈〈雍康之际井盐产销画 卷》;(4)清乾隆年间徐德清的 《听雨轩笔记》 作者结合现有认识,对这些史料的内容及其
相关问题作了阐释。
论文的第三部分在公布明万历壬子 (万历四 十年,1612年)来华西洋学者熊三拔 (SabatinodeUrsis) 撰写《泰西水法》有关 火井信息的同时,表达了我们对火井新史料 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五种新发现的火 井史料有下述三方面的价值:(1)开拓了古 代天然气开发历史研究的视野;(2)揭示了 明代川北火井开发与煮盐工艺的历史性成 就;(3)明清时期火井奇观丰富了传统科学 思想。笔者注意到,中西方学者对明清火井 现象的认识,分别来源于古代中国道家的自 然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知识。 笔者从中西方学者对明清火井的不同诠释 中看到,在近代科学获得权威地位以前,中 西方学者虽然力图对地下的炽热沉积物和 火井现象作出富有新意的解释,他们也可能 摆脱了中世纪谶纬学说对火井现象的神奇 描述,但受到传统科学思想影响和对古代着 作中成说的崇拜,仍然没有得出比以前更为 卓越的结论。
①这篇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9
卷第 4 期(2000) , 383— 397 页。
二、解读明代火井文献
半个世纪的火井历史研究成果表明, 中国是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开发、 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之一。但是,迄今发现的文献情况显示,有 关古代火井的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公元前 1
世纪一公元3世纪(汉晋时期)和公元17-19 世纪(清代)。明代虽被作为火井的开发时期, 但除了人们熟知的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
〈〈作咸第五》中的文字和插图,其他较为翔 实具体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现将明代学者 有关火井记载的主要文献解读
(一)杨慎对嘉定州、犍为县火(石油)井的记 述:
火井在蜀之临邛,今嘉定、犍为有之。其泉 皆油,热之燃,人取为灯烛。正德中方出, 古人博物亦未及此也。积阳阴之气所生,固 非怪异。(〈〈升庵外集》卷四,道光二十四 年新都重刻本)
近日蜀中火井汲出硫磺油。(〈〈艺林伐山》 卷四)
杨慎(1488 —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正 德、嘉靖朝名相杨廷和长子,四川新都学者、 明代着名文学家。正德辛未(1511年)举殿试 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元配王安人卒,与才女 黄峨结婚。杨慎直言敢谏,有父风,嘉靖三 年(1524年),因世宗不顾群臣反对, 尊生身 父母为兴献皇帝、皇后,在父亲直谏被黜之 后,两上〈〈议大礼疏》极谏,两次遭受廷杖, 死而复苏,谪戍云南永昌卫。杨慎投荒三十 余年,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谪戍地 云南永昌卫。升庵学识渊博、通晓经史百家、 诗词歌赋,至于稗官野史、医卜杂技,无不 悉心钻研,穷尽物理。他着述宏富,多达四 百余种。
上述有关四川火井的记述, 应当是他从事着 述的盛年(正德、嘉靖间,1506—1559年)①, 记述故乡四川的见闻。火井起首谈到“临 邛”,应是引古证今,说明现在嘉定(乐山)、 犍为的火井是临邛火井的继续。但是,嘉定、 犍为火井是石油井,“其泉皆油”,而不是 临邛火井那样的天然气井,人们取油作照明 之用。他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