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论一等奖《谈歌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2011论一等奖《谈歌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整理版 学习 参考 资料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歌谣 上高中学 李忠 近年来,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中运用了一定数量的歌谣,这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正确合理地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歌谣呢? 所谓歌谣,指的是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等。歌谣的利用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得当,兴趣盎然,课堂教学为之增色;利用不当,就会偏离教材编写者的初衷,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述诸笔端,与同行共同商榷。 歌谣相对于正文与插图来讲,数量并不是太多,笔者统计了一下,中学历史教材(人教版1995年版)一至四册中计有歌谣九首,但歌谣具有其一定的利用价值,当然,如果每首歌谣都予以朗读、思考、分析,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歌谣只是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是为教材服务的,不能夸大歌谣的作用而使其喧宾夺主。因此,教学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歌谣,更不应进行纯粹的文字解说,而应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分析点评,这是利用好歌谣的先决条件。为了更好地利用歌谣,我在下述几方面作了努力。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提高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悬念的“设”与“解”,是启迪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历史课上利用歌谣也能起到巧设悬念的作用。例如“明末农民战争”中有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教学时,教师可先朗读这首民谣或用幻灯机打在屏幕上,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民谣中的闯王是谁?这首民谣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因为这首民谣在小学语文课中已经出现,所以学生自然会议起明末农民战争领袖李自成,说明李自成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教师可接着提问:李自成为什么会受到百姓的拥护支持呢?这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到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即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严重,政治十分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农民生活日趋困苦,而闯王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样他们就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突破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范围,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思维活动得到了不断递进,比平铺直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文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展开叙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反应敏捷,处理问题能触类旁通。在历史教学中对歌谣进行一定程度的点评,能充分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其分析比较能力。例如“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中有一首民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不止买烟费尽囊中钱。”这首歌谣文字较多,内容也较丰富,可先请学生齐声朗读,然后分析讨论歌谣描述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危害严重。教师总结:百姓将鸦片与大炮火箭作比较,认为前者的危害更大,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何等深重的灾难,那么,如果你是一位清廷的官员,你会采取何种行动?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同学就会脱口而出“禁烟”,教师可抓住这点,引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三、注重对比,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马克思曾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例如在讲述“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时,由于内容较简单抽象,学生不易更好地掌握,怎样使简单枯燥的叙述生动形象呢?不妨利用课文上的民谣:“澄歧村里人心慌,流行鼠疫闹惶惶,昨日死女今死男,在世难逃八月关。”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福建省鼠疫流行,百姓健康没有保障的悲惨情况,说明了旧中国的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再用毛泽东诗《送瘟神》中的有关句子:“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在防治血吸虫病上取得了重大成效。诗与民谣对比鲜明,突出了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的卫生健康,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对比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力、分析比较能力相应得到了提高。   四、创设情境,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愉快教学,但在讲述土地革命、红色政权等内容时,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呢?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倡情境创新。所谓的情境创新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再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置于历史情境中去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其中史料除了利用文字、插图外,笔者认为歌谣的利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在讲述“

文档评论(0)

zd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