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病毒 类病毒(viroid) :没有衣壳包裹的共价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大小为246-399个核苷酸,主要感染植物。 朊病毒(Prion) 一种不含核酸的、无免疫性的、但具有感染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S.B Prusiner报道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类的感染颗粒,它们是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克-雅尼氏病(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病)、羊瘙痒病、库鲁病(人震颤病)的致病因子,将这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颗粒定名为Prion(普里昂),又称阮病毒(virino)。 阮病毒的发现 Prion是一种无抗原性、能在细胞内复制的疏水性蛋白,许多Prion通常聚集在一起形成杆状。 健康人体内,Prion以正常无害的细胞蛋白形式存在。 当被致病性的Prion感染颗粒诱导,原先正常的Prion就会发生就够改变,是人或动物患上致病性脑病,表现出痴呆、震颤等神经失调症状,病理切片显示脑组织和中枢神经组织呈现海绵状变化。 神经元 错误折叠的Prion蛋白(致病蛋白) 正常Prion蛋白 致病Prion侵入, 接触感染 被感染蛋白发生错误折叠,成为致病蛋白 致病蛋白继续感染其他正常蛋白 感染扩大,导 致疯牛病发生 致病Prion的感染导致正常蛋白产生错误的折叠, 因此具有病毒式感染效果 朊病毒危害性 朊病毒疾病即海绵状脑病,是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类遗传性、传染性和散发性的中央神经系统退行性脑病,最终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它能在人和动物中进行传染 。 1986年英国首次爆发疯 牛病,已有17.7万头牛 染病,上百万头牛被屠 杀,损失400多亿美元。 已有112人死亡,潜在感 染人数超过50万。 Zoe 朊病毒危害性 病理学特点:大脑皮层的神经原细胞退化。形成空泡、死亡,被星状细胞取而代之。因而形成海绵状态。大脑皮层( 灰质)变薄而白质相对明显。故称海绵状脑病或白质脑病。 临床上相应地出现痴呆、共济失调和震颤等症状。 朊病毒的传播途径 疯牛病蔓延整个欧洲 英国、爱尔兰、瑞士、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德国、葡萄牙、丹麦、意大利、西班牙、列支敦士登、阿曼、斯洛伐克、芬兰、奥地利、日本、韩国 2000年 常见的病毒性疾病 艾滋病、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登革热等; 近年来,发现某些病毒能导致动物产生肿瘤。 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有: 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昆虫或其他动物叮咬感染、接触感染、血液(输血)感染、经胎盘感染、性接触感染等。 感染病毒后一般情况下可以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的免疫应答反映,如:干扰素就是一种病毒入侵引起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而产生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 三、原生生物界 一种最简单的真核生物。 特点: 单细胞个体; 个体较小,细胞器复杂(全能细胞); 多数自由地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生活; 少数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体内生存; 可致病 原生生物的分类: (有争议),大部分为原生动物,其次是真核藻类,还包括一些低等的菌类。 原生生物的种类 藻类是一种具有光合作用色素,无根茎叶分化的原植体生物; 大多数是单细胞,一些多细胞的藻类其生殖器官也是单细胞,受精卵发育不形成多细胞的胚。 常见的单细胞藻类有:硅藻、甲澡和部分绿藻; 常见的多细胞藻类包括一些绿藻、褐藻和红藻等。 绝大多数藻类生活在水体环境中,少数存在于潮湿的土壤或其他介质表面。 绿藻 红藻 硅藻 褐藻 甲藻 金藻 粘菌类生物是原生生物中数量较少的一种; 生长期或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为变形体; 繁殖期形成多细胞的孢子囊构成并产生具有纤维质的细胞壁的孢子; 粘菌大多数生于森林中阴暗和潮湿的地方,在腐木、落叶或其他湿润的有机物上生长。 粘菌类原生生物 繁殖最快 大肠杆菌37℃培养在牛奶中,12.5 min即可分裂一次; 一般培养液的菌浓度为108-109个/ml。 24小时产生72代 数量最多 如:人体的肠道中始终寄居着100-400种微生物,为肠道正常菌丛,总数可达100万亿。 分布最广 如: 万米深海的硫细菌 85公里高空的微生物 地层下128米和427米的沉积岩中的细菌 种类多 最易变异 突变频率一般为10-5—10-10,因其繁殖快,数量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因而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大量变异的后代. 如:流感病毒 此外,微生物还具有抗性最强、休眠最长、起源最早、发现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