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陶瓷-景德镇瓷 青花瓷 PPT-4-1-3-元代—景德镇瓷器-青花瓷.pptVIP

民间陶瓷-景德镇瓷 青花瓷 PPT-4-1-3-元代—景德镇瓷器-青花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花瓷 1. 青花瓷的特征及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 1300°C左右髙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中国瓷器的发展,在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则品种众多,瓷器生产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 元代景德镇白地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熟后,情况就起了急剧变化。从14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5世纪前期,大约仅仅经过70年,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就占据了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其他大部分古老的瓷器窑场都相形见绌,景德镇也由此成为中国的瓷都。 元景德镇窑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故宫博物院 尽管明、淸两代的徳化、石湾、龙泉、宜兴和磁州各窑也还在进行生产,但各地的特色产品无论从品种或数量上都无法和景德镇相抗衡。 青花瓷器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主要是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可爱,图案装饰雅俗共赏。由于彩色在釉下,有不易褪脱的优点,而工艺过程又相对的简化,便于降低成本,大量生产。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上海博物馆 成熟元青花瓷的主要要素有三点: 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 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上海博物馆 随着元朝政府对外交往的发展,又重新唤起了中东国家对中国青花瓷器的需求,而浮梁瓷局所在地的景德镇,在枢府瓷胎釉制作具有完善条件的基础上,利用从中东地区进口的钴土矿,大批生产出口所需青花瓷器。 这种开始为外销而生产的商品,也必然转而为国内市场所需要,这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大发展的背景。 元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梅瓶——故宫博物馆 3.青花瓷的器形 从现存国内外的元青花瓷看,其器形多见的为盘、罐、梅瓶、长颈瓶、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执壶、缽、盒、水滴、豆形洗、高足碗(马上杯)、匜、盏托等,其中以大件器为多,特别是现存土耳其伊斯坦堡托布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特别尔寺的藏品中大件器更多。 元青花连座蒜头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大盘有菱口及圆口两种,菱口盘一般口径在45厘米左右,大的达57厘米,40厘米以下则为极少数。圆口盘少数在45厘米以上,多数在40厘米左右。 这种大盘是元青花瓷传世较多的器物,国内很少,绝大部分在国外,以中东地区为多,很可能是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为人们围在一起,席地而坐,吃抓饭时所使用。 元青花景德镇窑青花 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 ——故宫博物院 元代青花瓷器在供外销的前提下,开始为国内市场生产过一些庙宇供器及少数陈设瓷及高足杯之类的特殊器物,但还未成为民间普遍的日用器皿。因此,元青花的总生产量并不是太大的,国内的传世品也就较为罕见了。 目前的收藏来看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国内的收藏逊于国外。总计国内、国外的全部收藏品在内,元青花瓷的总数大致在300件以上。 元青花狮纽香炉——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文字来源:中国陶瓷(修订本)?,冯先铭?,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有删节。 图片来源:中国陶瓷(修订本)?;故宫博物院官网;上海博物馆官网;甘肃省博物馆官网;青海省博物馆官网;河北博物馆官网;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资料采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