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证明》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

《为什么要证明》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1 为什么要证明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经历观察、归纳、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体会到观察、实验、归纳所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初步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推理的意义,知道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必须进行推理. 难点:会用实验验证、举出反例、推理等方法简单地验证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四、相关资源 《视觉错觉》多图,《铁丝围地球一圈》图片,《三角形中位线》图片.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以前,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得到了很多正确的结论.观察、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我们再感受几个! 图1 图2 (1)图1中两条垂直线段a,b的长度相等吗?图2中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请先观察,再设法检验你观察到的结论. 答:观察感觉线段a,b的长度不相等,通过实际测量,线段a,b的长度相等; 观察感觉正方形往里凹,但用直尺比较,四边形的边是直的并且长度相等,所以是正方形. 如图,把地球看成球形,假如用一根比地球的赤道长1米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能放进一个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头吗? 先凭感觉想象一下,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与你的感觉是否一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分析:设赤道周长为c,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为 : 它们的间隙不仅能放进一个红枣,而且也能放进一个拳头.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的几个素材,让学生认识到基于观察和直觉的结论未必可靠,就是可靠的结论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 【合作探究】 探究:数学的结论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本视频资源通过具体实例引入负数,加深对负数的理解,适用于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若需使用,请插入【情景演示】认识负数.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本视频资源在“为什么要证明引入—眼见未必真实”学习中使用,加深对样本的代表性的理解。若需使用,请插入【情景演示】为什么要证明. 做一做: (1)代数式n2-n+11的值是质数吗?取n=0,1,2,3,4,5试一试.你能否由此得到结论: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式子n2-n+11的值都是质数吗? 解析:把0,1,2,3,4,5等自然数代入n2-n+11中进行验证. 解:列表归纳为 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n2-n+11 11 11 13 17 23 31 41 53 67 83 101 121 是否为质数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不是 当n=0,1,2,3,4,5时,n2-n+11的值分别是5,5,7,11,17,全是质数.而当n=11,时,n2-n+11=112-11+11=121=112.所以对于所有自然数,式子n2-n+11的值不都是质数.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DE与BC有怎样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请先猜一猜,在设法检验你的猜想.你能肯定你的结论对所有的△ABC都成立吗?与同伴交流. 分析:通过测量可能得出猜想DE∥BC,DE=BC,并通过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再次得到验证,因而较为相信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但毕竟是测量结果,难免有误差,因此难以令人信服,还需要寻求更为可信的证明.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是不够的,必须给出严格的证明或实验验证. 设计意图: 对现在结论进行验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有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欺骗性),从而对不完全归纳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做一做”呈现的两个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归纳和测量得到的结论也未必可靠. 议一议:实验、观察、归纳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都正确吗?在上面的问题中,你是怎样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正确的?说说你的经验与困惑. 师生活动: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同时,在讨论中自然形成共识:寻求一种办法,更为明确的说明一个结论的正确与否.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对“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进而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 【典例精析】 例1 先观察再验证. (1)图①中实线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2)图②中两条线段a与b哪一条更长? (3)图③中的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吗? 解析:①②用直尺量;③用三角板平推. 解:观察可能得出的结论是:(1)实线是弯曲的;(2)a更长一些;(3)AB与DC不平行.而我们用科学的方法验证后发现:(1)实线是直的;(2)a与b一样长;(3)AB平行于CD. 设计意图:有时视觉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误导我们,让我们得出错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klz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