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签:标题] 篇一: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毕 业 论 文 题目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系 别: 中文系 专 业: 语文教育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摘要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讽刺小说,是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小说以封建知识分子为写作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运用讽刺手法,深刻揭露了贪婪无知的封建官僚豪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封建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 关键词: 讽刺;对比;夸张;细节描写 目录 一、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001 (一)人物形象的对比讽刺?????????????????????????001 (二)言行相悖的对比讽刺?????????????????????????001 (三)同一人物前后形象对比冲???????????????????????002 二、运用夸张手法增强讽刺????????????????????????002 三、细节描写使讽刺艺术锦上添花?????????????????????003 (一)白描式的人物外貌描写????????????????????????003 (二)夸张的言语、动作中达到讽刺目的???????????????????004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这部小说花费了作者大概二十年时间写成,是一部描写知识分子群像及乡绅生活状态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运用多种讽刺手法来揭穿荒诞与虚伪的形象,是中国讽刺文学的典范。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能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又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本文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运用对比手法可以更有力的展示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突出被描写事物的特点,以增强文章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作者把对比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以达到讽刺的艺术手法。 (一)人物形象的对比讽刺。 《儒林外史》第一回里,描写了一个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书生王冕,这也是小说中难得的高雅正直形象。王冕家境贫寒,从小以给人放牛为生,但也一直爱好读书,把多余的钱用来买书,并且擅长画画,很快远近闻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涉入官场,他拒绝与官员过密交往,回绝了皇上的征聘,之后一直隐世埋名,远离世俗,一直保持自身的高洁飘逸。有人认为,作者把这样一个独特的形象安排在小说的开头,或许有以他为天下文士楷模的意思。 小说中塑造的理想人物形象还有马二先生、杜少卿、虞育德等。马二先生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却一直没有如意,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耿耿于此,为人大方慷慨、乐于助人,家中贫困但是精神上还是富有的。杜少卿是一个官家少爷,但是他无视功名利禄,藐视科举制度,反对社会封建礼制对人的剥削,反对一夫多妻制度,他的思想中有很强的民主性和进步性,这是一个敢于与世俗对立、个性解放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他和作者吴敬梓经历和思想都有相似之处,是作者自身形象的缩影。 作者把这些理想人物与《儒林外史》中的其他儒士(如周进、范进、匡超人等)做对比。无论是在文学修养还是为人品质,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佼佼者,与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更有利的突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通过尖锐的对比,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刻的含意,引导读者一同去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二)言行相悖的对比讽刺。 作者擅长用人物言行之间的矛盾去揭示他自己的可笑可鄙之处。小说中范进中举后,母亲猝死。张静斋拉他到汤知县家打秋风,为了表现自己的孝子形象,酒席上范进拒绝使用银筷子,不用磁杯子,要人换来木制的才肯用。但吃饭之时,竟自抢先夹了一个大虾元子放在嘴中,此时的范进竟没有一点丧母之忧,一举即把虚情假意形象暴露出来。很显然,范进以前所坚持的都是假的,在饭桌上的他才是真实的。 在小说第五回中严监生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之后却被邻居王小二高尚公堂。严家一头刚出生不久的猪跑到邻居家去了,他居然要人家用八两银子买下来,这也就算了,猪长大了不小心又 跑回来了,严贡生竟然要人家用钱再次买回去。之后知县都忍不住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真是可气又可笑,卑鄙蛮横的假名士形象刻画的太丰满,笔墨不多,却感觉呼之欲出。 第三十三回里写杜慎卿,他一面叫嚷自己不仅不进女色,而且对女人都十分讨厌,说:“我太祖高皇帝云:‘我若不是妇人生,天下妇人都杀尽!’妇人哪有一个好的?小弟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闻件他的臭气。”一面却叫媒人沈大脚替他说了一个年仅十七岁有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