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文化的地域特色与演进脉络
肖复新
吴文化是锦绣江南的灵魂。江南地区物华天宝、人才辈出, 几千年来的持续繁荣发展,深厚的吴文化渊源功不可没。
不同的区域文化,其间都蕴藏着一些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 要充分了解并发挥区域特色文化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探本求源, 深刻揭示其本质内涵,全面把握其发展演进脉络。
20 世纪 30 年代,卫聚贤先生在上海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 提出吴越文化概念,正式拉开吴文化研究序幕。解放后,吴越文 化研究形成了浙江以越文化、上海以海派文化、江苏以太湖流域 的吴文化研究为重的局面。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的 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区域文化研究掀起了热潮,吴文化 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和考据探求,目前对吴文化 的发掘研究已从表象深入肌理,其间深藏着的历史底蕴也日惭展 露在世人面前。本文综合诸家研究成果,将较为一致的认同意见 作一综述概括。
一、吴文化的研究对象与理论定位
研究区域文化,首先必须界定其定义和范畴。正像研究其他 区域文化所遇到的困难一样,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伸缩,这 种框定并不是一件简单而清晰的事情。对吴文化的阐释,经过学 界近年来的不断论争和磨合,一种大吴文化理念渐为人们所接 受。广义的吴文化,泛指吴地文化,是指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 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吴文化是吴地人民在长 期的生活实践与精神演进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与成果,是吴地政治、经济、物质、思想、精神诸层面文化表现 的总和。 虽然吴地的地域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变化, 吴国寿梦时代, 其领土已经达到江西境内,往北扩大到现在的苏北一带。但从古 至今,吴语地区则相对稳定,大致包括现在的苏州市、无锡市、 常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和上海市。 概言之, 主要是环太湖地区。 从这个意义上讲,吴文化主要是环太湖地区文化。从人类历史发 展的进程来看,我们将吴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把商末泰 伯奔吴建 “勾吴 ”以前的文化称为先吴文化;把泰伯建国到夫差 失国称为吴国文化;以后至今为第三阶段,称为后吴文化。这三 个阶段统称为吴文化。在吴文化的研究中,重点应该放在第三阶 段,尤其是要放在近代和当代,以更好地服务当前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本质是中华炎黄文化。中 华炎黄文化以儒、佛、道为总成框架,并以儒为主导构成。在中
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学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吴
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同样是儒家学说。中华炎黄 文化博大精深,既有整体性,又有多样性。对吴文化的研究,要 放在中华文化的整体中来考量。吴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 的关系。虽然吴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有其自身的特色,但 我们不能片面夸大这种特殊性。 儒家的“入世”哲学、佛家的“出世” 教义、道家的“无为”思想,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吴文化的塑化。
吴文化从文化关系上说,应属于长江文化系统。从区位上划分, 则应定性为江南文化。吴文化在系统上是这种大区域文化的一个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吴文化与这种大区域文化保持着内在的文 化联系,又因为自身鲜明的特色而彰显着其独有的文化个性。吴 文化的形成伴随着长江文化而诞生。长江文化因其绵长的流程而 派生为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三 大支系。江南文化本是一个涵盖十分宽广的概念,吴文化所代表 的只是江南文化的一个缩小化的指称,然而习惯上,但凡提起江 南文化,极易将其与吴文化等同起来,进而将吴文化视为江南文 化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吴文化又是江南文化自古至今保存 得最为完整的一种文化遗存,是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范 本。
二、吴文化的历史沿革与发展阶段
吴文化属于后起的文化,但吴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吴 人特具的发奋图强的精神,又使吴文化成为一种后来居上的文 化。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农业文明是它的基本特征。吴 文化的产生、发展建立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古吴文化 就其特征而言,是典型的中国农业文化,农业文明反映出其基本 性征。但近代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吴地因濒临 长江入海口,以海洋文明为特征的西方资本主义工商经济与文 化,开始由此登陆并对传统的古吴文化产生冲击,吴文化本已形 成的善于吸收、善于学习、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造就了近代以 来的吴文化因受异质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嬗变,进而出现新的发展 与兴盛。这时的“吴文化”与“古吴文化”已呈现出重要的文化区别, 即以“工商经济”为代表的近代吴文化已开始逐渐改变它的以农业 为主体的原始形态,而向着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结合的路径发 展。进入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为吴文化的再次发展带来了契机。
具体考察吴文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13∕T 5769-2023 钢丝编织隔离栅应用技术导则.pdf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细则.docx VIP
- 和美乡村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总结.docx VIP
- 生命体征生命体征测量.ppt VIP
- 2024年9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pdf
- (正式版)D-L∕T 448-2016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ocx VIP
- 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ppt VIP
- 顺河场镇中心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方案.doc VIP
- 【国家标准】GBT 20828-2015 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