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二、心身医学相关概念
1、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指心理刺激过强或作用较久,使反应持续存在,并伴有器官、组织器质性变化。
2、心身障碍 (psychosomatic disorders)心理刺激过强或作用较久,使反应持续存在,但仍属功能性改变,未有器质性改变
3、心身反应 (psychosomatic reaction) 刺激弱而短,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情景消失后躯体功能随之恢复,未有功能性变化。
; ;第二节 心身相关的生理、病理学理论
一、心身医学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Freud将癔病视为精神性神经症而将焦虑症作为现实的神经症,他认为躯体症状是心理“转化”的障碍。
1、器官语言(F.Deutsh)
其认为癔病转换现象在健康人的生活中也一直存在。转换概念可以使用于癔病以外,这种存在过程出现病态,使过多的冲动能量转供给特定器官
,通过持续的转化过程,障碍就成为改特定器官的症状长期存在。因此他认为心身症状就是本能需求的表象特征,也就是符号化了的“器官语言”。
;2、植物神经反应理论(F.Alexander)
其认为,人际关系的冲突受到制止或压抑,常会导致慢性的紧张情绪。植物神经机能持久的影响,可引起植物性神经症。
植物神经症的情绪状态体现在两类植物神经系统的
反应上。如图:
其选择支气管哮喘,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皮炎、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七种疾病来作为特异性研究的理由,是因为这些疾病既有典型的冲突情景,又有典型的心理动力人格物质群,而且躯体病因又不清楚。;;3、述情障碍理论(P.E.Sifneos)
早在1948年,ruesh就注意到心身疾病患者有词语性及符号性表达障碍(verbal and symbolic expression) 。 Sifneos(1973年)提出“述情障碍”一词来描述一种缺乏想象和符号性认知的能力,以及缺乏体验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有人将述情障碍特点归纳为:1)缺乏用言语描述情感的能力;2)缺乏想象力 3)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其过程具体而僵化。; Freyberg(1977年)将述情障碍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前者与人格有关,后者是对抗慢性病的心理防御反应。心???疾病与原发性述情障碍(即人格特征)有关,当受到各种影响就引起特定的心理状态。
许多人认为:述情障碍与慢性疼痛、创伤后应激障碍、炎性肠道疾患、糖尿病等许多疾病有关。;4、自我的生理运行理论(M.Schur)
其在医疗实践中将精神分析与内科学结合起来,提出这一理论和“去躯体化”(de-somatization)及“再躯体化”(re-somatization)的概念。认为在个体发生期间,自我及其运用于思维和动作的能力可以在情绪以及即刻表现的运动动作之间发生转换,因此就使过程去躯体化。当自我符合过度时,发生再躯体化,并伴有对情绪的躯体反应。个体发生期间“固着”决定者病理器官的部位。;;
三、分子生物学理论
心身医学研究过去太多着眼于心理社会因素,所采用的心理动力学解释及主观性较强的问卷与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拉大了宏观与微观研究技术上的距离。但是,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引起的一种还原论的观点,即企图以单个基因或某种危险因素来概括一切的思想,也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于是出现了宏观、微观整合的呼声以“分子生物学与整合医学”为名的期刊出现在医学领域。再有分子生物学的信息传递也给宏观的符号论以启示,因为“符号”也是信息,有了共同语言也就有了整合的基础。; 心理药理学中抗抑郁药的研究,神经生物学中有关的递质与受体的研究,可能成为用分子生物研究心身医学的范例,甚至有可能成为宏观与微观整合的切入点。;(一)、心理神经免疫学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源于Ader(1981年)出版的书名,从此影响遍及全球。之所以受欢迎,乃是将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以最简洁的词将它连接起来。美国学者认为常伴随应激而发出的负性情绪如焦虑和抑郁可能是影响免疫系统的主要因素,而德国学者提出精神病可能是感染传播的。;1、CNS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1)、一切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都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但对其功能知之甚少。实验表明,交感神经中介对免疫反应的抑制效应,因为动物脾脏去神经则免疫反应促进;而用α-肾上腺能激动剂则可引起免疫抑制。
(2)、免疫组化技术证明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关系。
交感神经可通过释放NE来调节淋巴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Windows 10+WPS 365]》教案 项目三 数据洞察——WPS电子表格处理.docx VIP
- 23CJ87-1 采光、通风、消防排烟天窗(一)(1).pdf VIP
- 高中数学情境化教学中的AI辅助教学策略研究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水稻机收减损技术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第二章-品牌管理基础课件.ppt VIP
- 三年级英语经典测试题听力及答案.docx VIP
- 机械制图习题集刘合荣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Windows 10+WPS 365]》教案 项目二 文字管家——WPS文档处理.docx VIP
- 延迟焦化之分馏系统.pptx VIP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创新.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