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 目的基因分离6-120.pdf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目的基因分离和克隆 Map-based cloning DDRT PCR DNA chip RNA-sequence Yeast two hybrid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莉云 6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掌握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技 术原理和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图位克隆技 术、差异显示技术、转录组测序、酵母双 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 •重点:图位克隆、DDRT-PCR、RNA-seq、酵 母双杂交、基因芯片。 •难点:染色体行走技术、DDRT-PCR、酵母 双杂交系统。 2 • 对已知序列基因的分离 核酸杂交法 √ PCR法 √ 表达文库的免疫学筛选 √ • 对未知序列基因的分离 基因定位克隆 √ 酵母双杂交 √ 生物芯片 √ mRNA差异显示分析 √ RNA-seq √ 3 •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遗传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 学科。在整个20世纪中,遗传学得到了日新月异的 发展,但这些发展从一开始的较长时间里都停留在 理论阶段。 • 随着核酸的发现、认识到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再到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细胞遗传学的兴起和 新发现,遗传学的理论才真正与实实在在的实验基 础相结合。 • 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手段得到了发展,人们第 一次能够操纵遗传物质。80年代PCR等技术的发明 ,更使人们对遗传物质的研究达到了大众化的普及 。遗传学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使人们在基因研究 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4 •正向遗传学是以目的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为基 础, 通过鉴定其产物或某种突变表型而进 行,它研究的前提是某种突变体与野生型相 比具有显著的表型差异。 •反向遗传学着眼于基因本身, 通过特定的序 列或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因此图位克隆 技术显示出很好的前景 5 6.1 基因定位克隆 map-based cloning  图位克隆,是用于分离其编码产物未知的目的基因 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具体步骤是先将目的基因的突变定位到染色体上, 并在目的基因的两侧确定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 分子标记作探针,筛选基因组文库,得到阳性克隆 ;最后根据其同突变体发生遗传互补的能力鉴定出 目的基因。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可鉴定出有一个突变的基因 ,都可以通过基因定位克隆技术予以分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人教参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等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竞争力,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赋能学生而努力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315014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