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测定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生素 C的测定方法 郑世豪 {摘要}: 维生素 C 亦称抗坏血酸, 具有氧化还原功能, 广泛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 及解毒过程等作用,它能帮助减低臭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毒性抑制膳食 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 还具有降低血铅浓度的作用, 既能保持皮肤弹性,延缓衰老, 又有助于消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 故许多人把它作为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 殊不知应用合理与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 }:维生素 C 测定原理、检测方法 引言 维生素 C 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 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维生素 C 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 所以在医药 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 维生素 C 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 C 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 (有生理作 用 )。维生素 C 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等。 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 子叶、 猕猴桃、 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 丰富。 准确测定维生素 C 的含量, 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维生素 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荧光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 C 测定原理 2, 6 一二氯靛酚法和碘量法是较 常见的滴定测定维生素 C 的方法。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 2,6 一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 被还原后红色消失。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 2, 6 一二 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没有杂质干扰时, 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 2, 6- 二氯靛酚的量 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 C 的量成正比。碘量法的原理: 维生素 C 包括氧化 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 当用碘滴定维生素 C 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 素 C 还原为碘离子, 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 C 全被氧化, 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 的溶液产生蓝色, 即为滴定终点。 测定操作 2, 6 一二氯靛酚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 100 mL 2% 草酸溶液, 制成匀浆。取同一样品匀浆 10g,加入 1%草酸溶液 20 mL ,摇匀,用滤纸过滤, 取 5mL 过滤液于锥形瓶中,用 2,6 一 二 氯 靛 酚 钠 盐 溶 液 滴 定 (1 mL ≈ mgVitC) ,以淡红色存在 30 s 内不褪色 为滴定终点。记录 2, 6-二氯酚靛酚钠 盐溶液的消耗量, 根据结果计算出样品 中维生素 C 含量 (mg/100 g) 。 碘量法的原理: 维生素 C 包括氧化 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 当用 碘滴定维生素 C 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 C 还原为碘离子, 随着滴定过程中维 生素 C 全被氧化, 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 的溶液产生蓝色, 即为滴定终点。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 C 测定原理: Deutsch 和 Weeks 曾经报道过一种 检测维生素 C 的荧光分析法 (OPDA), 并被指定为维生素 C 的经典荧光分析法。在该方法中, 维生素 C 先被活性炭 (Norit) 氧 化 为脱 氢 抗 坏 血酸 (DHAA) , DHAA 再与荧光底物邻苯二胺(OPDA) 结合生成荧光产物, 通过对该荧光产物 的检测实现对维生素 C 的定量分析。 孙 振艳等 [1]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维生素 C 的荧光分析方法。基于维生素 C 被 Cu2+氧化为 DHAA, DHAA 进一步与苯甲酸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产生荧光协同增敏作用, 通过对体系荧光强度的测定进行维生素 C 的定量分析。 测定操作: 荧光分析法 (OPDA) 的测定方法: 称 取一定量样品, 研磨后用水浸泡, 取清液加入适量 1%草酸溶液, 振摇约 3min ,加入 0.2g 已处理好的活性炭再充分振 摇约 3min 后过滤,滤液加于两个 25mL 比色管再加入缓冲溶液 ,,其中一管加入硼酸溶液 (即空白 )摇匀,放置 15min 后,两管均加入邻苯二胺溶液 10mL ,避光放置 30min 待测。样品荧光强度减去空白荧光强度值即为样品相对荧光强度值。 孙振艳等的荧光分析法: 在 25 mL 比色 管中依次加入 0. 6 mL CuSO4 溶液,2. 0 mL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 2. 0 mL 苯甲酸溶液,一定体积的维生素 C 标准溶液, , 5. 0 mLNaOH- 邻苯二甲酸 氢钾缓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摇匀。 在 35℃恒温水浴中加热 30 min ,将溶 液流水冷却至室温,激发波长为 308 nm ,在发射波长 408nm 处,测量荧光强度 F,以不含维生素 C 的试剂空白为F0,计算 F=F-F。 光度分析法测定维

文档评论(0)

150****56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