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B、 实用标准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许广民 2010 年3月24日 我仅从四个方面, 借助教学案例分析的形式, 向老师们汇报一下 我个人数学教学的体会,这四个方面是: 在多样化学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2.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3.对数学习题课的思考; 4.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首先,结合《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多样化学 习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案例 1 :《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 4 幅图形和表格):观察、计算各图中正方形 的面积,完成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A 的面积 B 的面积 C 的面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 A 、B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正方形 C 的面积。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 A 、B 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 两条直角边,正方形 C 的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上面的结 文档 实用标准 果,可以得出结论: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 “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教师给各小组奋发制作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 先分组拼 图探究,在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新的能力 (试 图发现拼图和证明的规律:同一个图形面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 学生展示略 通过小组探究、 展示证明方法, 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 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 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师(出示右图):右图是由两个正方形 组成的图形,能否剪拼为一个面积不变的新 的正方形,若能,看谁剪的次数最少。 生(出示右图):可以剪拼成一个面积 不变的新的正方形,设原来的两个正方形的 边长分别是 a、b ,那么它们的面积和就是 文档 实用标准 a2+ b2,由于面积不变,所以新正方形的面积 应该是 a2+ b 2,所以只要是能剪出两个以 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把它们重新拼成一个 边长为 a2 + b2 的正方形就行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核心就在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教师在此设置问题不仅是检验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更是对勾股定理探究方法和证明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面积割补的方法、转化和化归思想)的综合运用,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创新能力。 第四个环节:挖掘勾股定理文化价值 师: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见数与形 密切联系起来。它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数学猜想、数学推断、数学 论证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勾股定 理最早记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在我国古籍 《九章算术》中提出“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 理又被成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欧式几何的核心定理之一,是平 面几何的重要基础, 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 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数学 家、物理学家、艺术家,甚至美国总统也投入到勾股定理的证明中来。 它的发现、证明和应用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人文内涵, 希望同学们课 后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 感受数学的 价值和数学精神,欣赏数学的美。 新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个维度构建起具有丰富内涵的目标体系, 课程运行中的每一个目 文档 实用标准 标都可以与三个维度发生联系,都应该在这三个维度上获得教育价 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动态调整 案例 2 :年前,在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练习册》第 70 页,遇到一道填空题: 例:设 a、b 、c 分别表示三种质量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图 ①、图②两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第三架天平(图③)也处于 平衡状态,则“?”处应放 个物体 b ? a a b c 图① 图② a c ? 文档 实用标准 图③ 通过调查,这个问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填上了答案,还不知道是不 是真的会解,我需要讲解一下。 我讲解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引导将图①和图②中的平衡状态, 用数学式子(符号语言——数学语言)表示(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建模): 图①: 2 a=c +b. 图② : a+b=c. 因此, 2 a= (a+b)+ b. 可得: a= 2b , c= 3 b . 所以, a+c = 5b. 答案应填 5. 我自以为思维严密,有根有据。然而,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时,却出乎我的意料。 学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