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地养护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的养护方法 1.1 霉变 霉变即发霉,多发生在潮湿闷热的季节。 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 当空气中大量的 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饮片表面, 遇到适宜的温度 (25 ℃左右 )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 75% 以上, 饮片含水量超过 13%)等环境条件时,萌发成菌丝,并产生酵素分解药材饮片中蛋白质、糖 类、脂肪、胶质等,导致饮片腐烂变质,失去药效。 1.2 虫蛀 虫蛀是药材一种常见的危害现象,多见含糖、蛋白质、淀粉、脂肪、挥发油等成分的中 药饮片,如白芷、山药、党参、蛤蚧、桃仁、乌梢蛇等。当温度为 20~35℃、空气相对湿 度 65% 以上、药材饮片含水量超过 13%以上时害虫极易生长。 我地 7,8 ,9 月危害最为严重。 螨类温度在 25 ℃左右,相对湿度 80%以上适宜生长 [1] ,6~9 月份是螨类在我地的危害繁殖 盛期。 1.3 变色 每种药材饮片均有其固定的颜色, 颜色的变异常常标志着药材饮片可能变质。 变色中药 饮片主要有花类和叶类,由于受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因素影响,导致其药物内部化学 成分在酶或非酶的作用下, 发生氧化、 分解、聚合、缩合等反应, 形成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 使中药饮片变色,影响原有质量。常见的如红花、菊花、大青叶、金银花的变色等。 1.4 泛油 即走油,指药材油质泛于药材表面或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 此类饮片主要是糖类、 挥发油、油脂类药材。该类药材受热受潮后,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表面呈现油样物 质[1] ,致使药材成分损失,发生质变。当温度在 35 ℃以上时,含脂肪类、挥发油类的药物 出现泛油、气味散失 [2] 。泛油的药材主要有:柏子仁、杏仁、桃仁、当归、牛膝、天门冬、 枸杞等中药饮片。 1.5 其他 芒硝、 硼砂、胆矾等含结晶水的矿物药材与干燥空气接触后, 失去结晶水,变为粉末状 态,形状功能发生变化而风化 ;青盐、秋石、芒硝遇潮湿空气溶化潮解 ;富含油脂的药材饮片, 长期堆积,通风不良,局部温度增高发热焦化烧灼,如柏子仁、海金沙等 ;有的饮片水分含 量过高,堆积中热量难以散发,局部高热炭化甚至自燃如菊花、红花等。一些胶类、树脂类 饮片受热变软粘连,如阿胶、乳香、没药等 ;一些芳香、气味浓烈类饮片保管贮存不当,气 味易散失,如砂仁、豆蔻、肉桂等 ;还有冰片、薄荷脑等中药饮片则易升华变性 [1] ,影响质 量。 2 贮藏方法 2.1 改善贮藏条件 饮片库房或药房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日光对某些药物 的色素有破坏作用, 使药物变色。同时日光具有大量的热能, 能使药物温度增高, 使质量发 生变化 [2]) ,并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和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