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河北唐山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2008-2009学年河北唐山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2009 学年度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第I卷(共30 分) ( 12 分,每小题 3 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九州方圆 蜇伏 脉搏微弱 英雄气概 B 一如继往 渲泄 一诺千斤 大跌眼镜 C 出其不意 发轫 蛛丝马迹 一副对联 D 人情事故 精萃 悬梁刺股 工程竣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 中央一直反 对这样做。 B ?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进 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 ? 奥运安保部门指出: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我们只要认真思考才.会发现,既然血管堵塞了,如果通过单纯的吃药方式治疗股骨 头坏死,是不太现实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地铁近期故障频发,运营事故只是影响居民出行,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造成全市 轨道交通的瘫痪,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奥运会最大的现场就是北京这座偌大的城市,置身其中的每个市民,他们的嘉言懿 .. 行,都会生动地诠释着付出的朴素含义。 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 ..的情况,人们开始 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自强不息地大唐人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夸父逐日 的精神,努力追赶世界电信业发 展潮流,助推我国电信技术实现了从铜缆到光缆的巨大转变。 4 下列句子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 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B ?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 “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省国资委围绕以做强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有企业 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量明显增加,可公司里只有我跟他学过开车,公司 领导很着急。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儒学和之道的诠释与反思 “天”、“人”、“和”是儒学之道的三个构成性要素;天道、人道、和道是儒家训义的三 个最根本方面。 “和”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成为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 “和”并非孔子的发明。出现在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株植物与一张口组成。不 过这一汉字常常被用来表征一个更古老、更复杂的由“龠”与“禾”组成的汉字“龢” 。在 甲骨文中,作为象形文字的“龠”指示着一种乐器,可能是一种短笛或有两个或三个管孔的 排箫。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汉字“龢”在《说文解字》中被界定为“和众声” 。 远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是与和紧密关联的,如《礼记》所言: “凡音者。生于人 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在这一意义上,音乐不但反映了和,而且通过触及人心、匡 正行为创造了和。 在古代, 原初的音乐是宗教与社会仪式的一部分。 礼与乐的共同作用确立 了和:“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进而,礼乐也具有了形而上的意义。 孔子相信音乐在良好品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认为音乐不仅能够调节人的情感, 而且能够于混乱中致有序。 从音乐的角度看, 和被扩展而意味着一种不同元素的结合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 一个新 的统一体得以产生。 《春秋左传》中将和比作羹,认为“和”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不同的 作料和风味混合起来。 儒家学者有意识地将 “和” 与“同” 区分开来, 认为两个事物间的 “同” 是对一事物业已具有的特性的简单复制,而“和”则是创造新的事物。在这一意义上, “和” 就是“生”、“化”、“大”。 表现在人的品性中, 和是一种内在状态, 即所有情感的表达都遵循中道原则。 儒家认为, 在内心修习和,我们就会更有德行;若反其道而行,则必将损害德行。这样,和就等同于美 德,并被视为所有美德中最重要者。在儒家学者看来,德行天生就具有政治上的意义。作为 最高美德, 和对于个人、 家庭和国家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 有序与和平的实现必须内外兼修。 正如儒家学者将政治视为教化的一部分, 和也成为道德修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 《 周 礼》记载,周王“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 ”要于内在、外在中体觉和,人们就必须 在重塑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和创造性; 必须深化自身对世界的理解, 克明自我的 本性。如此,作为最高理想的和就与自然、政治、伦理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在 这一意义上, “和”有时也被称为“中和” 。透过“中和”概念,儒家表明,和是一切存在和 行为的中心,具有先天的中心性与均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