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路上
——最美读书人事迹材料
中阳县宁兴学校:王艳莲
阅读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漫漫旅行,我一直都在路上。
——题记
我叫王艳莲, 是山西省中阳县一名中学一级语文教师, 中阳文学协会理事,中阳文苑编辑。 1996 年从师范毕业后,我便和语文结缘,与文字共舞,屈指算来,已经摸爬滚打走过了 19 个春秋。
这 19 年里,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教坛新兵逐渐成长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头顶光环无数的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县、市模范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多次获得县教师优质课竞赛、 “‘四个一’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1 年被授予“中阳县优秀人才”称号,2013 年荣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 ,2014
年被评为“山西省骨干教师” 。与此同时 2010 年获得“中阳县‘水之魂’征文一等奖”、“新闻宣传优秀奖” ,2011 年获得“中阳县‘安全伴我行’文学书法摄影剪纸赛文学组一等奖” 、“中阳县纪念党 90 周年‘永远高扬的旗帜’主题征文二等奖” ,三十多篇作品在校报、校刊、中阳文苑、吕梁文学上公开发表。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离不开领导栽培、同事帮助,离不开我个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离不开我一直以来的爱好——读书。
受父亲影响, 很小的时候我便喜欢上读书, 常常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初识得一些文字便捧着哥哥姐姐们的课本咬文嚼字, 并乐此不疲。
渐渐的家里一些打卷的小人书,泛黄的《儿童文学》 ,《少年文艺》都成了我爱不释手的宝贝。 囫囵吞枣地涉猎一遍, 然后添油加醋地讲给小我四个月的堂妹, 见她听得津津有味, 成日屁颠屁颠缠着我讲那些被我篡改的面目全非的故事, 越发翻箱倒柜地搜罗可读的书籍。 可惜,那时候村里根本没有书店, 也没有闲钱买这些不当饭吃的废纸。 好在父亲是个文化人, 也有藏书习惯, 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弄到一些大部头著作,奉若至宝地藏在书柜里。同时,以一个
小小校长的职务之便订阅 《青少年日记》《优秀作文》《儿童文学》《小说选刊》类的杂志。比起同龄的孩子我已经很是幸运了,因了这些书籍的陪伴,我绚烂的童年氤氲着浓浓的书香味。 别人头疼的造句写作文,于我根本不在话下。
渐渐的,家里那点书已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好多书不知被我翻了多少遍,故事情节都烂熟于心了。 实在无聊就把父亲读书时的语文课本拿来看,那些面孔生疏的繁体字硬是在我不厌其烦的推敲中一天天熟识起来。
四五年级的时候,终于开始啃那些被父亲奉若至宝的大部头,《封神榜》《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都是半文不白的原著,每有会意便欣喜若狂,到后来竟也能一知半解了。甚至《推背图》《命术八卦》类的东西也能让我兴味盎然。
初中时,读书已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兴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父亲的一本摘抄本, 上面分门别类地摘录着各种名言佳句、 经典片段、对联诗词,生活常识 。我豁然开朗,毕竟人不能过目不忘,
何不把书中那些优美的文字, 有价值的小知识积累下来, 免得书到用
时方恨少。于是我学会了摘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与此同时,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总是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
读。
上师范后,面对高手云集的新集体, 资质平平又不好表现的我夹在人群中显得那么无足轻重。看着“亲师派” “特长族”们占尽风头,春风得意,我默默地走进寥落的阅览室,在幽幽书香中“闲庭信步” “千淘万漉”。晚上,铺开如霞的纸页,笔尖流泻,记录下生活的每一朵浪花,捕捉心灵的每一次跃动。这样的日子一坚持就是三年。毕业时,密密麻麻的摘录本翻着都显沉重, 凌乱的文字已经码成了厚厚的三大本,储物柜里多了几张出版社寄来的大红证书。 读着留言册上夸张且颇具戏谑意味的“作家“文桶” “下笔真卿,语出陆游”的手笔,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卷起行囊,以另一种身份回到母校, 我依然选择了在文学的世界摸爬滚打。当了语文老师,和文字的缘分更近了,更是“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初登讲坛,怀着一腔热血, 我认真备课、上课,虚心地向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学习, 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正当我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时, 却发现学生好像越来越难教! 很多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静心思考,我觉得要做好传道、 授业、解惑,必须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书籍。 正是这时候我认识了许多教育名家, 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让我感悟到他对教育的圣洁情感;陶行知的教育文集,让我感
受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博大胸襟;李镇西的儒家情怀,魏书生的道家气度, 都给予我 “点石成金的要术 ”与无尽的灵感和创造力。这样,我就能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旁征博引, 左右逢源,收放自如。学生们如沐春风, 如饮甘醇。读书丰富了我的学识, 活跃了我的课堂,提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