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主题学下的东方视野研究-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比较文学主题学论文(最新范文8篇)之第三篇 摘要:访谈回顾了印度的比较文学,勾勒了印度比较文学语境下的中国研究,介绍了比较文学的中印合作,分析了比较文学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苏珊巴斯奈特否认比较文学学科,加亚特里查克拉瓦蒂斯皮瓦克宣布比较文学学科 ,列举了印度比较文学的应对策略,包括促进印度诸语文学,传播印度诸语翻译,举办文学研讨班和会议,颁发年度奖表彰印度诸语所取得的成绩,使用印度诸语 出版文学杂志,点评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比较文学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包括在民族和文化之间建立关系,开启对话的空间,促进文化的更大理解,推动创新进程为未来带来新的和谐和愿景。 关键词:比较文学主题学,东方视野,构建和谐世界 此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叉对印度贾达夫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苏芭查克拉沃蒂达斯古普塔所作的比较文学专题访谈录的主要内容。张叉教授对苏芭查克拉沃蒂达斯古普塔教授所作的专题访谈录由八个部分组成,这里发表的是其中的七个部分,另一个部分已经发表。1 一、印度的比较文学 张叉:您于2004年在贾达夫普尔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着作《印度文学研究:文类学》(Literary Studies in India:Genology)。请同我们分享一下您在文类学方面的主要创见好吗? 苏芭查克拉沃蒂达斯古普塔(以下简称达斯古普塔):我这部作品是一卷编着,这是初步的努力,目的是找出印度同西方在文类学观点方面诸多细微的差别与巨大的相似。比如,以亚里士多德为例,模仿艺术的三种区分因素是模仿的模式、对象和手段。对于印度美学家来说,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艺术不一样的是,由语言和意义的统一体构成的诗歌(kavya)或文本,可以参照视觉或听觉的东西,参照使用的语言即梵文、普拉克里特(Prakrit)或阿帕拉姆萨(Apabhramsa),参照对生活和世界的理想或现实的态度,参照普通的修辞手段来进行分类。显而易见,在口头文本中,是构成交际 、观众种类、背景、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关系、功能等的系统维度造就了这一文类。像证言(the testimonio)这样的个人文类也得到了分析,并以证言为例,发现在 的语境之下,证言书写超越了个人自身,并在其中注入了集体意识。由于这是一卷编着,所以里面有几篇文章的创见是各不相同的。 张叉:我们知道,早在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创建之前,在印度文学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关注比较层面的文本。您能就此给我们作一个阐释吗? 达斯古普塔:我在早先的一篇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指的是经常在梵文或孟加拉文学与欧洲文学之间运用比较的19世纪孟加拉文本。班基姆钱德拉查托帕迪耶(Bankimchandra Chattopadhyay)的《沙恭达罗、米兰达和苔丝狄蒙娜》(Sakuntala,Miranda and Desdemona)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当时有数不清的、采用印度众多语言撰写的文章对莎士比亚和迦梨陀娑(Kalidasa)进行比较。在梵文史诗及其区域语言翻译之间也有比较。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本,特别是翻译背景下的文本中的世界文学的主题在印度比较文学的构想当中也很重要。 张叉:泰戈尔的世界文学(visvasahitya)的思想很复杂,其特征是它有一种艺术家群体的感觉,这些艺术家就是一群工人在一起建造大厦,一座世界文学的大厦;不过,布达德瓦博斯(Buddhadeva Bose)并不完全赞同泰戈尔这些理想主义的观点,原因是他相信有必要 泰戈尔而成为时代的一部分,成为现代性的一部分。他们两人当中,您支持哪一个? 达斯古普塔:泰戈尔试图将其 的思想贯穿于毕生的实践之中,这在创建印度国际大学(Visva Bharati)和印度国际大学城(Santiniketan)的事情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的许多思想在今天的教育学、生态平衡、创造性努力等语境之下都产生了新的意义,因此,不可能不对他的文学作出积极的反应,他的文学同他在生活不同方面的观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博斯和他之后的其他人正试图以一种更世俗而务实的方式尽力去理解现代的真实情况。同样也在这里,一种现代情感不得不对他的构想作出反应。所以,我要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两者都是相关的,两者都有很多东西可以呈现。我必须加以澄清的是,虽然博斯和后来的现代主义作家普遍批评泰戈尔的世界愿景,但是当他们周围的一切都陷入混乱之中时,他们却没有特别批评他的世界文学观点。 张叉:印度比较文学是如何开始的? 达斯古普塔:印度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史记》法语翻译的研究进展-法语论文-语言学论文.docx
- 2014年欧洲极右翼政党崛起的原因分析-政治学论文-政治论文.docx
- 阜阳楚辞简中的楚辞文体的音乐性特征-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docx
- 我国法律体系内构建进取型管辖权体系的意义与路径-国际私法论文-国际法论文-法学论文.docx
- 《巴黎协定》中发展权价值的实现探析-国际法论文-法学论文.docx
- 保险学论文-保险论文-经济学论文.docx
- 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结构缺陷与完善-环境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docx
- MFC处理高盐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微生物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
- 范文澜的经学成就及对其史学的影响-历史学论文-历史论文.docx
- 王安石创作的 美学旨趣与时代价值-美学论文-哲学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