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饱和性: 每一个H—X键只能与一个Y原子形成一个氢键。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方向性: X、H、Y三个原子应尽量在一直线上,且电负性大的两个原子X、Y必须在H原子的两边。 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 硝酸的 分子内氢键 DNA分子的氢键 相同的分子之间可以产生氢键。 如,HF分子。(X = Y = F) 不同的分子之间也可以产生氢键。 如,NH3—H2O分子间的氢键 氢键有强、弱之分 氢键 键能 kJ· mol-1 键长 pm 化合物 F—H … F 28.03 255 (HF)n O—H … O 18.83 276 冰 25.94 266 甲醇、乙醇 N—H … F 20.93 268 NH4F N—H … O —— 286 CH3CONH2 N—H … N 5.44 358 NH3 一些氢键的键能和键长 氢键的存在,会使物质的 熔、沸点升高 硬度增大 粘度增大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的溶解性、密度都有一定的影响 本章作业 P 54-55 第1,2,4,11与13题 * * * * * 例题1. BF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 但NF3却是三角锥形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 BF3:sp2 杂化 NF3:sp3 杂化 题2. 已知NO2, CO2, SO2分子中键角分别为 132o, 180o, 120o, 判断它们的中心原子轨道 的杂化类型, 并说明成键情况. NO2:sp2 杂化 CO2:sp 杂化 SO2: sp2 杂化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下面问题: NH3、H2O 的键角为什么比 CH4 小?CO2 的键角为何是180°? 在 BCl3 和 NCl3 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和配体数都相同,为什么两者的空间分子结构却不同? Question 还是杂化形式不同 杂化形式不同 BCl3 平面三角形;NCl3 三角锥形 分子间力-非化学键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极化和变形性 分子间力 氢 键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可以用偶极矩(?)来衡量。 偶极矩==分子中各键矩的矢量和 ?=q l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叠; ?=0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 ??0, 偶极矩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 具有对称结构(直线型、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的多原子分子,偶极矩为零,为非极性分子。 结构不对称(V型、四面体、三角锥型)的多原子分子,偶极矩不为零,为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 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 键无极性,分子就没有极性。 如,H—Cl是极性键, ? HCl是极性分子。 H—H是非极性键, ? H2是非极性分子。 多原子分子 键有极性时,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分子的极性还与分子的几何构型有关 - - CO2,?=0,是非极性分子。 μB μB O C O μ(CO2)=0 O O C + H2O,??0,是极性分子。 O H H 一些分子的偶极矩与分子几何构型 非极性分子能否变成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的极化和变形性 在电场中,非极性分子原来重合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了位移,产生了偶极。 这个过程称为分子的极化 在电场中 无外加电场 分子所形成的偶极为诱导偶极。 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移动,分子发生了变形——分子的变形性 电场强度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诱导偶极越大。 若取消外电场,诱导偶极将自行消失,分子复原为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自身就存在着偶极,称为固有偶极或永久偶极。没有电场时,分子的取向是杂乱的。 + - + - + - + - 无外加电场 - + + - + - + - + - 在电场中 在电场中,分子的正极指向电场的负极;分子的负极指向电场的正极 按电场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即进行取向或分子的定向极化; 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拉大, 分子发生变形, 产生诱导偶极。 此时分子的偶极为固有偶极与诱导偶极之和。 分子间如何作用?作用的大小? 没有外加电场时,某一分子依然处于其它分子所产生的电场中。 因此,在分子与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极化作用。从而,产生了分子间力。 分子间力 1. 取向力 由于极性分子存在着固有偶极,当极性分子互 相靠近时,会发生定向极化。这种由固有偶极产 生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 + - + ( a ) - + - + ( b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pdf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甘肃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收费指导价格(最新).xls VIP
- 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pdf VIP
- 2023年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考试试题.pdf VIP
- 混凝土结构工程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1.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