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1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
什么是经济意义上的泡沫?
“泡沫可以不太严格地定义为:一种资产或一系列资产价格在一
个连续过程中的急剧上涨,初始的价格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
步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 这些人一般是以买卖资产牟
利的投机者,其实对资产的使用及其盈利能力并不感兴趣。随着价
格的上涨,常常是预期的逆转和价格的暴跌,由此通常导致金融危
机。” 查尔斯·P ·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在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泡沫”词条中写道。
互联网经济的开端与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期,人类文明进入了计算机革命
时代。 1995 年 10 月 24 日,“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有关
决议:将“互联网”定义为全球性的信息系统。随着这一决议的发
布,奠定了互联网信息全球化的基础。在此后的数年里,与电脑有
关的行业实现了快速成长,尤其是互联网所开启的电子商务这一新
兴商业模式激起了投资者的遐想。那时候,一批胆大的大学生不断
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敢于冒险,而风险基金的参与,让一些网
络公司如亚马逊、ebay 、Etoys 以及雅虎等公司开始在纳斯达克上
市。当时这些公司处在风险极高的创业期,大多数利润微薄,甚至
亏损,但是在互联网公司充满公关色彩的商业计划书的诱惑之下,
40 多家互联网公司的股票还是受到了追捧,“互联网概念股”投
机热潮一下子在美欧以及亚洲国家的股票市场迅速蹿红。其实,当
时陷入疯狂的不只是风投资金和普通投资者,一些科技和商界精英
也被互联网泡沫冲昏了头脑。英特尔公司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赶
快跳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否则你将死无葬身之地。”当时还处于
亏损状态的亚马逊更是义无反顾,其总裁杰夫·贝索斯当时称:根
本没时间考虑所谓的“泡沫问题”,他觉得也没必要向市场解释为
什么会出现亏损,因为他还有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去做。“每天早晨
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互联网是以 2300% 的速度在增长,亚马逊
也要以每年 23 倍的速度向外扩张。”
于是,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股市,抢购当时仅有的几十只互
联网公司的股票。数据显示,1999 年至 2001 年间,在互联网泡沫
高峰时期,全球共有 964 亿美元风险投资进入互联网创业领域,其
中 80% (将近780 亿美元)被投向了美国。在全部 10755 笔风险
投资交易中,有 7174 笔来自美国。
当时美国的投资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1999 年的时
候,许多新上市的公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同网络挂钩。他们有的索
性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 com ,有的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 i 或者 e 以
示公司是同网络有关的。这些公司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在那个时
期,只要一个公司同网络挂上钩,不管这家公司是赚钱的还是赔钱
的,不管其主营是什么,股价都会被炒得“直冲云霄”,发行新股
时也会被抢购一空。雅虎 1998 年总收入 2.03 亿美元,利润总额
2500 万美元。进入 1999 年后,雅虎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 380 亿
美元,超过了波音公司。而 1997 年才公开上市的亚马逊,到 1999
年 10 月收入为 3.56 亿美元,但 1998 年底,其股票价格飙升
2300% 。甚至像网景这样一个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两年,没挣过一
分钱的公司,也居然站到了巨人微软的对面。一些人在比较雅虎和
波音后,甚至还下了这样的结论:网络经济三年等于工业经济 70
年。
泡沫的显现
就这样,随着投资气氛逐渐走上狂热道路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
新经济(310358,基金吧) 更是高歌猛进、风光无限,特别是从 1998
年 10 月起,作为新经济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从 1500 点一路上
扬、持续攀升,到 2000 年 3 月 10 日,纳斯达克指数突破5000 点
大关,并创下 5132 点的历史最高纪录。然而,好景不长,在随后
的几个月里,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
的影响,互联网公司的劫难降临了,纳指的连续下挫,严重打击了
投资者的信心,使得靠风险投资为生的新兴互联网业遭受灭顶之灾
(原因)。
三大原因
到底是什么让红极一时的互联网经济从天堂跌至地狱?有人
说:“都是资本惹的祸!”然而,深入一步反思后发现:资本在泡
沫的膨胀和破灭中只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泡沫破裂的真正原因还
在于互联网企业自身,而企业自身存在三大问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