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代中国帝王服饰风采
-----------明清龙袍十二章纹实证研究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 悠久的历史酿造了当今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这个几千年编写演奏的壮丽交响乐中, 各个时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 而在这个篇章中, 代表权力的皇家服饰则是最为跳跃的音符。 作为中国最后两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又是处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双面时期,其皇朝服饰更具有特点。
一. 清朝明朝龙袍图纹特点。
( 1) 清朝皇帝龙袍图纹特点。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 (一种外褂 )和衮服 ( 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 );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
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可见,人们平时常说的 “龙袍 ”,其实只是作为皇帝吉服中的一个门类而已, 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以及先农坛皇帝亲耕等场合。
在这些服装中衮服 (如图 1)最具有代表性。 根据文献记载的情况太祖之后,到了明永乐三年( 1405 )定衮服时,即有关于文章的排列位置的规定:十有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龙在肩,星辰,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袖(每袖各
三);纁裳四章,织藻,粉米,鏷,詙各二。又嘉靖八年( 1529 )的制度中谓:
衣六章,日月在肩,星,山在后,龙,华虫在两袖。长不掩裳之六章。裳六章,
分作四行,火,宗彝,藻,粉米,鏷,詙为二行。 [M]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 . 华东大学出版社 . 2007 年 12 月第一版
图 1
所谓十二章(如图 2)是古代天子之服绘绣的十二种图象。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称上六章;裳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称下六章。
《周礼 ·春官 ·司服》“王之吉服, 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 ”汉 郑玄 注:“《书》
1
曰: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繢,宗彝、藻、火、粉
米、黼、黻希绣。 ’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 ”孙诒让 正义: “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龙也,华虫也,六者画以作绘,施於衣也;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绣,施之於裳也。 ” 恽敬 《十二章图说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 轩辕 ,著於有 虞 ,垂於 夏 殷 ,详於有 周 ,盖二千有餘年。 ”鲁迅 《致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 :“考诸载籍,源之古者,莫如龙,然已横受抵排,不容作绘,更思其次,则有十二章。 ”
图 2
这些衣服会根据不同的季节, 又有四季适用的皮、 棉、夹、单、纱多种质地,
颜色也并不是只有人们普遍认为的明黄色一种,而是有明黄、红、蓝和月白 (浅蓝 )四种颜色。
2)明代皇帝龙袍图纹特点
尽管满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想被汉化,但为了加强其专制统治,
由汉民族创造的服饰等级制度还是被满清统治者所接受, 体现在龙袍上, 寓意最深刻的却是十二章纹样。 即使它们的面积相对很小, 再加上清代帝王礼服色彩鲜艳,图案丰富,使人们忽略了这拥有悠久历史、蕴含丰富的纹饰。其实十二章纹
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 “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 ”。除了以龙袍为代表的吉服之外,清代皇帝的礼服、 常服、行服中都不乏汉民族文化的印记, 我国传统服饰的一些特征其实在满清统治者的服饰中得到了一脉相承。
清代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龙袍,是上下连属的通身袍,比礼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用的常见礼服。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 “色用明黄 ”,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
2
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 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 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
(如图 3)。此袍严格按照繁缛复杂的清代服饰制度制作。据《清史稿舆服志》
记载: “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
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
宝立水,襟左右开,棉、夹、纱、裘,各惟其时。 ”说明到了清代对龙袍在形制、
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对于衣服的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
图 3
这件龙袍上的每个图案都有着丰富的意义,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代表了清代鼎盛时期的工艺水准。
在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
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