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及个人事迹简介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一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关于他 的人物生平事迹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 跟大家分享的司马迁事 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
司马迁确切的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记载。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 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 145 年 (汉景帝中元五年 ),一说生于公 元前 135 年 (汉武帝建元六年 );大约卒于公元前 86 年 (汉昭帝始元元 年),一说卒于公元前 87 年(汉武帝后元二年 ),又一说卒于公元前 90 年 (汉武帝征和三年 )。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 史家和天文家。 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 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 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 史官恒业。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 《史记 ;太史公自序》记载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 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周宣王时期, 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
他的直系八世祖先是战国中后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 秦惠文 王时期, 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 辩论内容被收入 《战国策 ; 秦策》,后收入《古文观止》 ,名为《司马错论伐蜀》 。辩论胜利后, 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等人出兵巴蜀,得胜而守之。
六世祖司马靳 (司马错次孙 )为名将武安君白起副手,参与长平之 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人,司马错、司马靳等军事之功为秦国奠定了一 统天下的军事基础。
高祖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 曾祖司马无泽, 在汉初作长安的一 个“市长” (管理市场 )。祖父司马喜,没有做官,而有第九等爵位, 为五大夫。
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 司马谈是当时一位 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论六家要旨》一文,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秦 至汉初以来阴阳、儒、墨、法、名、道各家思想的利弊得失,并对道 家思想进行了高度肯定, 该文是对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的高 度概括和凝练总结。 司马谈在约汉武帝建元六年至元封元年间任太史 令。
公元前 145 年,司马迁出生于家乡夏阳 (今陕西省韩城市 ),从小 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史记 ;太史公自序》上,司马迁说:“迁生龙门, 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 二十岁时,他从长安出发,足迹 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司马迁在 《太史公自序》中说“ (他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 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 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 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 ” 二十五岁时,他又以使者 监军的身份,出使西南夷, 担负起在西南设郡的任务。 足迹遍及“邛、 莋、昆明”等地。
汉武帝元封元年 (前 110 年)司马谈去世, 三年之后, 司马迁承袭 父职,任太史令,同时也继承父亲遗志 (司马谈临终曾对司马迁说:“余 死,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准备撰写一部通史。 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 104 年),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定立了“太 初历”,该历法改变了秦代使用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的习惯,而改 以正月为岁首, 从而,为中国的农耕社会奠定了其后两千年来所尊奉 的历法基础。之后司马迁便潜心修史,专心写作,开始了《史记》的 写作。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 《汉书 ;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 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 30 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 的《报任安书》 ( 即《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 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 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 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 《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 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家谱世系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 《史记 ;太史公自序》记载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 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周宣王时期, 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 他的直系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 马错。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辩论内容被 收入《战国策 ;秦策》,后收入《古文观止》 ,名为《司马错论伐蜀》 。 辩论胜利后,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等人出兵巴蜀,得胜而守之。六世祖 司马靳为名将武安君白起副手,参与长平之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人, 司马错、司马靳等军事之功为秦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军事基础。
司马迁的父亲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 司马谈是当时一位 非常杰出的学者,著有《论六家要旨》一文,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秦 至汉初以来阴阳、儒、墨、法、名、道各家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