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污染防治知识问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M 2.5 污染防治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1/87 环保科普丛书编著委员会 顾 问:吴晓青 主 任:赵英民 任官平 副主任: 刘志全 易 斌 成 员:禹 军 陈 胜 张远航 刘海波 张 弛 陈永梅 卢佳新 朱忠军 张静蓉 杨 勇 陈 昱 2/87 《 PM 2.5 污染防治知识问答》编委会 科学顾问: 郝吉明 唐孝炎 庄德安 主 编:张远航 柴发合 副 主 编:陈永梅 编 委:鲍晓峰 柴发合 陈 胜 陈永梅 段凤魁 高 健 高 翔 郭新彪 韩斌杰 贺克斌 胡 敏 李 凯 卢佳新 马永亮 王跃思 王自发 杨 勇 易 斌 禹 军 岳 涛 岳 欣 张 弛 张鹤丰 张静蓉 张涌新 张远航 左朋莱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编写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研究院大气物理所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 术中心 3/87 《环保科普丛书》序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结构性、复合性、区域性污染逐渐显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 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环境保护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环保是发展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已成为人民群众享受社会发展和环境民生的基本要求。由于公众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相对匮乏,加之片面性知识和观点的传播,导致了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出现时,往往伴随着公众对事实真相的疑惑甚至误解,引起了不必要的社会矛盾。这既反映出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同时也对我国环保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解决突出资源环境问题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 大力加强环保科普工作, 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人文环境,增强公众获取和运用环境 科技知识的能力,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其中在实施科普 IV/87 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方面,要求我们要繁荣科普创作,推出更多思想性、群众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科普作品。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出版的《环保科普丛书》正 是基于这样的时机和需求推出的。丛书 覆盖了同人民群众生 活息息相关的水、气、声、固废、辐射、健康等环境保护重 点领域,以 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大量故事化、生活化的插 图,使整套丛书集科学性、 通俗性、 趣味性、 艺术性于一体,准确生动、深入浅出地向公众传播环保科普知识,可提高公 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质水平,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我们一直强调科技工作包括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 技术这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科技成果只有为全社会所 掌握、所应用,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力量和 最大效用。我们一直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普及科学技术 知识,积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贡献。现在,我欣喜地 看到,广大科技工作者正积极投身到环保科普创作工作中 来,以严谨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开展科普创作,打造精品环 保科普系列图书。我衷心希望我国的环保科普创作不断取得 更大成绩。 吴晓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二〇一二年七月 V/87 前言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 展。 2012 年 2 月,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发布, 实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 ( WHO )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 2012 年 9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对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标志着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始由“以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能源消费居高不下、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 况下,以细颗粒物( PM2.5 )和臭氧( O3 )为主要污染物的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复合型污染又接踵而至,引起了公众的 广泛关注。 PM2.5 来源复杂, 既有燃煤、 机动车、 工业生产、扬尘等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也有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和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二次 细颗粒。可以说,PM2.5 污染是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呈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征的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