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作业文件
生产作业指导书
QC—09—01
编制: 版 号: A0
审核: 编制日期:2002 年 7 月25 日
批准: 生效日期:2002 年 8 月 1 日
成都市第一预应力钢丝有限公司
一、钢丝生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让生产操作人中清楚、明确、了解和掌握各工序及岗位的生产工艺和技
术要求,确保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2 适用范围
适用与本厂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工艺、技术、质量的控制。
3 职责
3.1 技术部提供有生产中适用的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工装模具等相关文件,负
责对工艺流程方案的制定。
3.2 生产部提供相关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及《生产命令单》。
3.3 质管部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检验标准,与成品验收标准。
3.4 各岗位人员按工艺流程,《生产指导书》严格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组批投料操作过程
4.1.1 组批投料的原则是根据《原料的材质书》,并经质管部检验确认无误的合格
原料后,按同一批号或炉号钢号、规格投料生产。
4.1.2 班组长有责任检验原料的表面质量,批号或炉号堆放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
时通知生产部负责人。具体参照《生产命令单》与《生产投料单》。
4.1.3 酸洗前的准备:破线,即剪断多余的打包带,只留有一根据绑腰线,使盘条
均匀散开,并在绑腰线上挂上标牌。
4.1.4 酸洗—磷化—皂化。具体参照《酸洗、磷化、皂化操作过程》。
4.1.5 皂化后钢丝的堆放:班组长负责对皂化后钢丝的堆放,应分钢号、批号或
炉号、规格堆放,避免混钢混炉。
4.16 钢丝拉拔前的准备:班组长负责选择润滑剂、模具等拉丝用具。在收线架上
应先挂上同一批号,规格的标识。
4.1.7 拉拔至稳定化处理时的半成品,应注意收线架上的标牌是否与钢丝批号或
炉号、钢号相符。
4.1.8 班组长对投料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应做出及时处理,处理不了时立刻上
报生产部负责人。
4.1.9 质检员严格按照生产过程中的“三检一查”制度执行,不得随意折扣其检
验次数。并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检验,再挂上相应的标识,注明有强度、
延伸等数据。不合格品参照《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4.1.10 稳定化处理按同一批号或炉号、规格进行批量处一,处理前放线架上必须
有原料厂家的标牌和质检员的检验标牌,方可投料。
4.2 酸洗、磷化、皂化操作过程:
工艺:酸洗—高压水冲洗—磷化—高压水冲洗—皂化—干燥
4.2.1 酸洗前的准备:班组长检验原料的批号或炉号、规格和表面质量等,如有
异常情况,即使通知生产部负责人。
4.2.2 剪断打包带,留有一根据绑腰线,绑腰线上必须挂上厂家的标识。
4.2.3 酸洗:室温下,在盐酸池中浸泡 15 分钟左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用钢丝搅
动酸池,以便加快酸洗速度,做到无氧化铁皮即可。
4.2.4 高压水冲洗:避免残余的盐酸进入磷化池。
4.2.5 磷化:磷化温度:50~70℃。磷化时间:8~15 分钟。在磷化的同时应注意:
关闭皂化池中的阀门,打开磷化池中的阀门,为提高生产效率,应吊同一批号或
炉号的原料酸洗。
4.2.6 检验磷化后钢丝的表面情况,其颜色为灰色或暗灰色。磷化膜应是细密、
牢固、无锈迹。
4.2.7 高压水冲洗:避免残余的磷化液进入皂化池中,并在此过程中,关闭磷化
池阀门,打开皂化池阀门。
4.2.8 皂化:皂化温度 75~85℃,皂化时间:2~5 分钟。皂化后钢丝的表面为一层
带乳白色的膜层。
4.2.9 皂化后钢丝堆放,参照《组批投料操作过程》。
4.2.10 应随时调整三个池中的水位线,定期打捞三个池中的沉淀。
4.2.11 做出《酸洗、磷化、锅炉操作记录表》。
规格 钢号 磷化温度 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