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距西宁150 公里,南北宽约 63 公里,周长 360 多公里,面积 4 500 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 3 200 米,平均水深近 20 米,蓄水量 754 亿立方米,含盐量 6%,矿化度 15 克/升。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青颜色的湖泊”。这样的湖,有一种梦幻般的美,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
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
欣赏课文中的用词及修辞手法。
联系现实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1 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 “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大家在课前已经学唱了这首歌,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同学们吧!
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二、 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
生字注音
魅力(mai) 恬雅(tián) 安谧(mì)
缥缈(piāo miǎo) 娓娓动听(wěi) 深湛(zhàn)眸子(móu) 潸然(shān) 逶迤(wēi yí)脍炙人口(kuài)
生词注解
毅然决然:形容意志坚决,毫不犹豫。脍炙人口:味道鲜美可口。
虚无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世外桃源:文中指不受外界干扰、环境优美的理想处所。
作者名片
冯君莉,当代作家,天津人。曾任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发表过散文、报告文学等几十篇文学著作。
背景追溯
青海湖,是祖国一个美丽的内陆湖泊。自古以来,人们为它的浩瀚、神奇而向往,为它的雄伟、秀丽而称赞,把它 誉为青海高原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布”,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ft所环抱。面积达4583 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茵 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 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是一处富有神奇色彩的游览地,也是一个为全世界科学家所注目的巨大宝湖。三、 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青海湖风光的?
【点拨明确】本文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即在路上、在青海湖、离开。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赏青海湖的。
【点拨明确】
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赏青海湖的美景,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定点观察”方法:由近及远,由上至下,言之 有序。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
【点拨明确】
湖水蓝得醉人;
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神话传说神奇迷人;
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二)深层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本文采用了多种手法和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含蓄深远,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点拨明确】(1)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作者用了“??似??,可比??要??”这样的句式,前一分句,让人对这种蓝产生直观想象,青海湖的蓝像海洋的蓝,也像天空的蓝。后一分句又使意思更进一层,同时也摒弃了前一分句相比较事物的不足,青海湖是完美的,是 无懈可击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容易让人把握事物的特点。
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
青海湖的蓝不是一语可以概括的,它有很多特点。“纯净”说明这种蓝透明、干净、清爽;“深湛”体现了青海湖蓝
得深沉、清澈;“温柔恬雅”的青海湖就像一位文静的少女,柔美娴静,宁静安详。语言优美而朴素,娴雅而有生机,细细品味,韵味无穷,意义深远。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 蓝晶晶的眸子。
“像是??又像是??”,用不同的比喻句表现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玻璃是透明的、干净的,看起来极少杂质,用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则突出它的透明、干净、柔滑的特点。“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 眸子”是灵动的,富有生气的,这也是涟漪的特点。用这种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能让语言更含蓄,更耐人寻味。
(三)走进主题
本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校级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 安全技术台帐之十二分项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2).docx
-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 中国石拱桥教案 新人教版.docx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x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x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劳山道士教案语文版.docx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古文二则教案语文版.docx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小石潭记教案语文版.docx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走进纽约》教案(新版)语文版.docx
- 北京市海淀区年级上期末练习试卷含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