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坚持更难的是懂得及时止损
有些事情, 你会发现自己投入得越多, 收获却不见得会越来越多。
就像你在一条路上走了很久,但却始终没有到达心之所往,你不知道是该继续坚持,还是就此放弃?
坚持往往是大部分人口中高喊的选择,可有的时候,放弃,及时止损,却是比坚持更难的一件事情。
选择
| 01
请你先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花了 50 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结果开场半个小时后,你发现这部电影根本就不值得一看,这时候你会选择留下来坚持看完,还是选择中途离场?
很多人会选择留下来把电影看完,因为在他们眼里,
50
块钱可是妥妥地花了出去,不看完岂不是浪费了。
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忽略你的 50 块钱,因为这 50 块钱是『沉没成本』,不管你走不走,这钱已经花了。
所谓 『沉没成本』,是指已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它是一种历史成本, 对现有决策而言毫无价值,不会影响当前的行为或未来的决策。
『沉没成本』本该是我们努力排除的干扰,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因为不自觉地过于重视它而不断投入新的成本。
『沉没成本』可能是那些难以割舍的东西,就像有的人家里堆积着大量用不着的物品舍不得扔,却想着“万一哪天用得上呢?”。
结果家里的空间越塞越满, 找工具收拾房间花费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沉没成本』也可能是股票市场的错误投资,从一开始冲动买进,到后面阴跌不止,可你却并没有就此止损,反而是投入更多资金期待反弹。
结果股灾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你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绝望,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沉没成本』也可能是你与他人的一段感情,虽然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看对方越来越不顺眼,可却因为你们已经交往了好多年,不甘心就此结束。
结果是彼此将就着生活,相对无言的时间越来越多,而每一次的忍让都是内心的一次煎熬。
『沉没成本』就是那种已经损失的成本, 如果不懂得及时止损,甚至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 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而害怕损失的人,却往往损失最大。
| 02
陷入『沉没成本』的黑洞无法自拔,往往源自我们内心的那份不甘。
因为不甘心买了没用的东西,所以不愿断舍离;因为不甘心投资失败,所以不愿及时止损;因为不甘心这几年的感情白白付出,所以宁愿选择将就。
内在的这份不甘心, 往往是因为人性中总是存在着一种叫做『损失厌恶』 的倾向。
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 卡尼曼就曾用抛硬币的实验来验证人性中的这种倾向。
现在,用抛硬币来打赌。 如果是背面, 你会输掉 100 美元。
如果是正面,你会赢得 150 美元。这样的赌局,你愿意参
加吗?
尽管这个赌局的预期获利比可能的损失大, 但大多数人都拒绝参与这个赌局。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去 100 美元的恐惧比得到 150 美元的的愿望更强烈,而这就是『损失厌恶』—— 失去比得到给人的感受更强烈。
后来这个赌局做了一些调整。
先给每个人 1000 美元。你可以选择退回 500 美元,然后拿着剩下的 500 美元离开。你也可以选择抛硬币,正面朝上,无任何损失,直接带着 1000 美元离开;如果正面朝下,则失去 1000 美元。
这时候,你会如何选择?
最后的实验结果是, 大多数调查对象更倾向于抛硬币这个冒险选项。
而卡尼曼进一步阐释了人性中的『损失厌恶』—— 人们对
于损失有着天生的恐惧,为了避免损失, 挽回损失而甘于冒险。
这其实就像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传销的一个解释。
进入传销的人, 他们不出来, 并不是大家以为的被洗脑了,反而更多的来自于人性中的『损失厌恶』。
于他而言,如果当时退出,那损失即刻发生,那些投入的钱铁定拿不回来了;而如果不走,他觉得还有可能避免损失。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付出的这么多金钱和精力,所以选择冒险一搏, 却从来没有考量过投入更多损失的可能性也更大,结果会越陷越深。
人是一种感性动物,总是容易受到内在恐惧情绪的控制,
比起推倒重来, 寻找更好的机会重获新生, 他们更愿意去固守已有的东西来规避眼前的损失。
相比于被人性的弱点所驱动的坚持,放弃曾经的付出,从零开始,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气。
| 03
另一方面,那些毫无价值的『沉没成本』,同时也意味着
我们当初的选择和行动是有问题的, 而人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的失败。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被所谓的面子,自尊裹挟着,付出
的成本越高, 就越有冲动去合理化自己的选择, 自欺欺人。
就像有的人,花了高价买了推销人口里的好东西,结果使用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明明知道这东西不值,自己其实是上当受骗了,但却因为不愿承认自己的愚蠢,而在外人面前不断地强调这个东西如何的好,如何的物有所值,逼着自己继续使用这个没什么价值的东西,付出更多的投入成本。
这就有点像是用一个谎言去圆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