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公考).pdfVIP

201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公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给定材料 材料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写下这句千古名言的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 更是一代名臣。他出身贫苦 ,入仕从政后 ,十分关心百姓疾苦。有一年 ,淮南等地蝗灾、旱灾蔓延 ,灾 情严重。范仲淹请求朝廷巡察处理 ,朝廷却置之不理。他十分气愤 ,冒着丢官之险、杀身之祸质问宋仁 宗 :“淮南等地百姓流离失所 ,饿殍遍野 ,朝廷怎能熟视无睹 ?”宋仁宗无言以对 ,便派他去救灾。范 仲淹每到一地 ,就开官仓赈济灾民 ,发官钱救济百姓 ,并带领灾民生产自救。和百姓在一起的日子里 , 他看到饥饿的人们常常挖一种叫 “乌味草”的野草充饥 ,就尝了一尝 ,感觉粗糙苦涩 ,难以下咽。回京 时 ,范仲淹特意带回乌味草 ,呈给宋仁宗 ,请他传示皇亲国戚、朝廷上下 ,告诫他们勿忘百姓疾苦 ,杜 绝奢侈恶习。时隔千年 ,范仲淹体恤民生多艰、心系百姓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 ,依然令人钦佩不已 古人云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一提起周恩来总理 ,他与人民一家亲的画面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 海中。新中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 ,周总理经常坐在老乡家门槛上 ,向群众了解民情 ;黄河抢险时 ,周 总理和纤夫一起喊着号子 ,齐心合力拉纤 ,保护大堤 ;1973年 ,周总理回到阔别 20 多年的延安 ,看到 群众依然缺衣少食 ,十分自责 :“乡亲们的生活还这么苦 ,我这个共和国总理没当好 ,我对不起乡亲们 !” 翻开周总理的著作 ,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不闪烁在各个篇章的字里行间。他深情地说 ,对人民 ,我 们要像孺子牛一样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他要求干部以人民的疾苦为忧 ,要有所爱 ,有所为 ,有所恨 , 有所怒。周总理的一生 ,始终满怀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心贴着心的情感 ,人民的好总理赢得了人民群 众的衷心爱戴与拥护。 材料二 最是寻常见真情 ,最是细节显品格。相比于历史的宏大叙事 ,现实的平凡书写更有一种直 击人心的力量。目前 ,平均每 16个中国人里 ,就有 1名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航船驶过 90 多 年之际 ,无数人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审视这支队伍 ,从一件件小事、一个个普通党员身上感受历史的启示 和信仰的力量。为此 ,某报社评论部携手该报新闻网、新闻客户端 ,发起了 “我家的党员”征稿活动 , 让家人写家中的共产党员。这次征稿活动打开了人们认识身边共产党员的一扇窗口。 大量的稿件如雪片般飞来 ,让主办方感到惊喜。作者既有知识分子、公务员 ,也有企业职员、普通 1 第 1 页 农民。很多人表示 ,投稿不是为了发表 ,只是为了表达真实的所见所感。正如刘先生所说 ,投稿是 “为 了见证家人的红色情怀 ,书写他们的红色记忆 ,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 ,传递他们身上的正能量。” 这些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 ,都是真心话、真性情 ;没有空洞的理论 ,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片段。 到目前 ,该报已经刊发了多篇稿件 ,其官网及官方公众号上也都选登了若干篇。这些家人眼中的 “党员 故事” ,组成了一幅生动真实、有情有义的共产党人群像。 透过家人的眼睛 ,读者看到了党员的正义与坚守。 “倔牛” “‘轴’心骨” “二愣子”等 ,在充满 生活气息的字里行间 ,一个个讲原则、有血肉的党员的形象扑面而来 :投稿人小杜因拿红头公用信笺写 作业而受到父亲训斥 ,从此记住了 “公家的光一点都不能沾” ;投稿人何老先生因为女儿坚决不肯走后 门办私事而感到自豪 ,他记住了女儿的话 , “现在你找别人帮忙 ,以后别人叫你办一些不合规矩的事 , 怎么办 ?”……日常的细节 ,让人感到了代际之间流淌着的一股力量。 透过家人的眼睛 ,读者还看到了信仰传递的力量。投稿人苏女士说 :“我丈夫是党员 ,我看得到他 的辛苦 ,深深地为他的执着所折服 ,也渐渐明白了 ,有追求、有信仰 ,才是真正脚踏实地、令人敬佩的 人生。他追求着他的信仰 ,我自豪着他的信仰。爱他 ,就支持他。”投稿人小宋是一名中学生 ,他回忆 了爸爸入党那天家里的情形。当晚 ,见到妈妈为爸爸准备了酒菜 ,小宋问家里有什么喜事 ,爸爸回答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穹空无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