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
黄牛峡 ③静滩声转,白马江 ④ 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
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
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④白马江: 在蜀州, 当时诗人寓居于此, 此诗为诗人在白马江畔送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而作。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 前后形成流水对, 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 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15.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6 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4. C 15. ①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
今天, 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 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
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 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 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 颈联写
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 珍重
前程;⑤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答出三条满分)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 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
译诗句, 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
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 得出答案。 本题 C 项,“实
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 ”错误,这是对诗歌的技巧分
析有误;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前一句写水声,应是听到黄牛峡的水声,后
一句写稀疏的树影,这是看到,故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应为 “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
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鉴赏作者思想感情, 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 即
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
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
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解析回答此题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 一个时代有一个
时代的特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
时代的文学作品。 结合“杜甫”的创作风格、
生活经历分析。 首句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
娱亲这样的美谈,然而在他这个时候,干戈遍地,已经很难找到。这就从侧面扣住题意
“
觐
省”,并且点示出背景。 第二句, 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
突破 “不见老莱衣 ”
这种天伦之情的范围, 而着眼于整个时代。 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极大破坏,
开元盛世一去不
复返了。 诗人深感人间万事都已颠倒, 到处是动乱、 破坏和灾难, 不由发出了声声叹息。 “万
事非 ”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
的思想感情。三、四两句,紧承 “万事非 ”而来,进一步点明题意。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
人对骨肉同胞的怀念。“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五、
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 诗人伫立白马江头, 目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 扬帆
远去, 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 他还在凝想入神,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尾联更
是余音袅袅,耐人咀嚼。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
“”
犹恐
二字,用得很好,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
“
”
叹息人间万事非
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点睛】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 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
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 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
入手, 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
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
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
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填空题.doc VIP
- 2023高考英语复习之高频词长难句练习2 全国乙卷七选五(解析版).pdf VIP
- 【高中化学】13个知识点的易错集锦.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docx VIP
- 中央财经大学后勤处、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全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doc VIP
- 2025中央财经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工程管理岗招聘1人(非事业编制)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离散数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优质资料.doc VIP
- 24J331地沟及盖板参考图集.docx
- 汽车维修清单表(含使用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