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序号
17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授课形式
授课章节
名 称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领会作品所抒发的火热的爱国游情。
2、了解诗歌通过艺术形象抒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通过艺术形象抒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通过艺术形象抒情的表现方法。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一) 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殷勤:yin? 这里的意思是恳切深厚的情意。
思量:liang? 文中的意思是思念
卤莽:lu??? 轻率
栋梁:dong
?
(二) 作者及题解:
1、作者简介:
??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沙湾镇人。幼年受家塾教育,1905年考入嘉定县高等小学,后由嘉定中学堂转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1913年中学毕业,次年赴日留学,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先后接触过泰戈尔,歌德、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并深受泛神论思想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1921年出版新诗集《女神》,为中国新诗开了一代浪漫主义诗风;同年6月,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等在日本东京创立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五四运动后,又创作《星空》、《瓶》、《前茅》等诗集,还写了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安》,1924年以后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提倡革命文学,1926年出任广州中山文学文学院院长,同时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3月与了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北伐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学活动,并创作诗集《恢复》。1928年旅居日本,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史和文学家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居日时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学生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回到祖国,积极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奔走呼号,组织和团结国统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主编《救亡日报》,出任军委政治部第二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献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战文艺运动。这时期,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六部大型历史和诗歌《战声集》等。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总结历史上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1945年应邀访问苏联,写下《访苏纪行》。抗战胜利后写了回忆录《洪波曲》,解放后的著作有:诗集《新体颂》、《百花齐放》、《潮夕集》、《长春集》、《东风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论著《奴隶制时代》、《李白与杜甫》等。1978年6月12日病逝前夕,他还在全国文联扩大会议上作了书面发言《衷心的祝愿》,热烈欢呼我国科学和文艺的春天的到来。郭沫若一生著述极多,重要的均收入1957年至196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沫若文集》十七卷中;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郭沫若全集》。
?? 2、新格律诗。
? “五四”以后出现的一种不同于自由诗,又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亦称《现代格律诗》。早在“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刘半农就倡议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和增多诗体。稍后,陆志韦在为自己的诗集《渡河》(1923年)所作的序言中论及新诗的艺术特征时,提出了“节奏千万不可少,押韵不是可怕的罪恶”的看法。1926年,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建立新格律诗的具体主张。他要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押韵,要求每行诗的“音尺”数要相等,由调和的音节产生整齐的诗句,他还指出,这种格律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相体裁衣”。经过这样的倡导,写格律诗的多起来了,成为新诗中的一种体裁,闻一多更是以创作来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他的诗集《死水》(1928)年,在当时被誉为“近年来一本标准诗歌”(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30年代初从自由诗转向格律诗写作的林庚,根据古典诗歌艺术传统和现代口语发展特点,于50年代初提出了一种节奏为上五下四的九言体的新诗建行设想,以后又补充了十言(五五)和十一言(六五)两种。50年代何其芳在《关于写诗和读诗》及《关于现代格律诗》等文中,提出建立“现代格律诗”的设想和具体要求:每行顿数一样,可以有每行三顿、四顿、五顿几种基本形式;每行的最后一顿基本上是双音词;押大致相近的韵;由于押韵有规律,每节的行数也是规律的。60年代初,臧克家提出以精炼、大体整齐、押韵,作为新格律诗的基本条件,“在行与行相互映衬的时候,音组方面大致相等,也可以多少有些出入”,“至于单音尾双音尾问题,我觉得无关大体”(《学诗断想》)。他们的见解不完全一致,但都倾向于新格律诗应当押韵,诗行应相对整齐,应当有一定的格律形式,但这种格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4 第2单元 无衣(秦风).ppt
- 语文版八下语文期中测试卷.doc
-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七 至九年级).pdf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我的老师》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doc
- 语文版七上第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doc
- 语文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8.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word教案.doc
- 语文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 下册)Unit 3《English Study》word教案.doc
- 语文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 下册)Unit 4《The Information Age》word教案.doc
- 语文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 下册)Unit 5《Honesty》ppt课件3.ppt
- 语文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 下册)Unit 10《Environment》word教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