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级:初三 作文类型:其它 作文字数: 1690 字
好孩子与糖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
●好孩子不急于吃糖
●吃糖的孩子不一定甜蜜到永远
●自己选糖最甜
“糖”当然应该奖励给好孩子。“糖”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一种诱惑,更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快乐,一种成功!
但在现实生活中, 好孩子却不一定都能吃到糖, 有些“坏”孩子却活得更甜蜜。而且到底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好孩子吃不到糖又该怎么办?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
先讲一个故事:同村有两个男孩同时上学,初中毕业时,一个孩子因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去打工,另一个则继续上高中、读大学,以至
年级:初三 作文类型:其它 作文字数: 1690 字
后来的 士、博士?? 多年后,另一个孩子拿到了博士 ,踌躇 志,来到一家 具 展潜力的公司去工作 , 果 坐在董事 位置上的年 人,竟是当年 学打工的男孩??
人 无法 两个男孩 行 的区分: 是好孩子, 是坏孩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 都吃到了糖,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在人 的思 中,好孩子的 准 是:循 蹈矩、听 、成 好。 个 准害苦了 多生性 玩好 的孩子。 其 个 准在 分 堂知 的同 , 却忽略了 堂外更加丰富多彩的 践知 。
社会是 展的,社会 争也日 激烈,挑 与机遇并存,社会价 、人生 都 生了巨大的 化, 价好孩子与坏孩子的 准也需重新界定。
当上帝关住了一扇 , 他肯定会 你打开一扇窗。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 的,而努力 取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 都会吃到糖,只是方式不一 。比 ·盖茨逃学逃出了一片光明, 寒弃学从文却一 成名。以 在的眼光看,他 能算“坏”孩子 ?
●
年级:初三 作文类型:其它 作文字数: 1690 字
好孩子不急于吃糖
再讲个故事: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被宝洁公司聘用, 但同时他又考取了一家大学的研究生, 他该如何选择呢?最后他选择了先读研究生再就职,他没有急于吃“糖”,而是选择了先“求知”。
著名科学家王选告诫青年学生说:在校期间不要急于“满口袋,要想办法先“满脑袋”; “满口袋”不一定能“满脑袋”, 而“满脑袋”将来一定能够“满口袋”。
好孩子就应该是那种为获取“满脑袋”的知识而暂且放弃吃糖的孩子,但他将来肯定会用“满脑袋“的知识去获取“满口袋”的“糖”。
有位学生,大学四年没有参加过一次舞会, 没在班上出过一次风头,默默无闻度过了整个大学时光。 然而正是在这默默无闻的四年中,他潜心于计算机编程,练就了精湛的技术,在大学毕业时,他最先找到工作,而且是全班最理想的工作。 他也是这种不急于吃“糖”而先“满脑袋”的优秀青年。
●吃糖的孩子不一定甜蜜到永远
年级:初三 作文类型:其它 作文字数: 1690 字
现代社会,好像特别偏爱偏才生。满舟上大学了,韩寒出书了,许多关于偏才少年的报道也频频见于报端, 社会投给偏才生的糖果太多太诱人了。
其实,获得太多糖果的所谓偏才, 很可能会因为吃“糖”太多而虚浮,不能潜心学习,基础不牢,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步履艰难,甚至停滞不前。 谁又能料定今天灿烂耀眼的童星不会是若干年后的“方仲永”呢?偏才生确实有其特别出众的一面, 但这种出众如果过早偏离基础学科的厚土, 就会像无土栽培的花卉, 美丽得可以炫人眼目,甚至可以惊世骇俗, 但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所以不注意基础学科的培养灌输,只一味地拔苗助长,培养特长,对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少年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得到糖吃的孩子也一定会甜蜜会永远。奥赛奖项获得者年年都有, 大学特招生也更是司空见惯, 但没有谁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自己选糖最甜
世界上的确有天才,鲜花、掌声、桂冠总是环绕着他们。但我们不用妒忌,也无需妄自菲薄,因为:尽管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人才,只要自己想。只要自己能抓住机会,相信自己,发展自己,就会成为人才, 就会拥有成功的桂冠,好糖都是自己造出来的!
年级:初三 作文类型:其它 作文字数: 1690 字
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勤奋可以创造一切,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自己造的糖最甘甜。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极其普通的大三学生决定战胜自我,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发展计划:每天至少读书 450 页,同时对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竭力培养。几年下来,结果连他自己都吃惊,自己变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文采出众,神采飞扬。 30 出头已是系党总支书记了。而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努力。
人们都需要学会自己造糖吃, 人人都需要学会把自己培养成人才。
文档评论(0)